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业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综述

2024-05-19 01:06

1. 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业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综述

  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国钢铁这几年发展的十分迅速。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由于中国加入WTO,以及国民经济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外贸出口特别是机电产品特别迅速,还有固定资产投资的拉动,中国的钢铁产业增长非常快。2008年中国产钢超过了5亿吨,比2007年增长了1.1%。这也是最近这几年增长的最慢的一个年份。从03年、04年,大约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去年增长的是比较慢的,主要是下半年以来,受经济危机的影响。

  全球产钢也是同样的情况,同比减少了1.2%,这是98年以来首次减产。尤其是最近这几个月减产的非常厉害,特别是发达国家月度减产了40%—50%。中国这几年钢产量发展非常快,中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由原来的36.4%提高到了37.7%,2009年这个比例还会提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今年1月份中国钢产量会有所增加,但是全球还是下降的。

  中国的钢产量和消费量增长是基本一致的,这就是拉动中国钢铁企业这几年发展的重要原因,主要是内需的拉动。从1978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了大量的钢铁。进口减去出口,中国的净进口的粗钢是3.5亿吨。从2005年开始,中国钢进出口基本上是平衡的,进口了25万吨。从06年到08年,受中国限制钢铁出口政策的影响,以及中国钢铁的进口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08年出口比上年降低12.3%。这里面钢坯下降的比较多,这个是国家政策严格限制钢坯初级产品的出口,征收25%的关税。

  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韩国是中国钢铁产品出口最大的目的国,另外是欧盟。但是对欧盟今年出口下降的比较厉害,最这几年,欧盟以及美国对中国钢铁出口提出了反倾销和反补贴。

  从月度的情况看,受这次经济危机的影响,钢铁工业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11月份达到了底部,平均日产钢116万吨。按照11月份的产量,中国相当年产钢4.23亿吨的水平。11月份比6月份日产水平降低了26.2%,相当于1.5亿吨的产能闲置。去年11月份,日均的钢消费量下降到105万吨以后,11月、12月开始回升,根据现有的数据,1月份还是在继续回升。这个是不是说经济开始回暖或者是实际消费量增加呢?不是这样的。从最近一些钢铁的经销商也受到了这种现象的迷惑,认为经济复苏了,国家四万亿投资开始发挥作用,以后钢材的需求会上涨。其实我们认为不是这样的,这个阶段是钢铁消化库存的阶段。但是实际的消费我们判断应该是下跌的趋势,没有回暖的迹象。

  钢铁出口也是下滑的非常厉害,从去年8月份达到最高,然后逐步下滑。到今年1月份已经下滑到了当月出口191万吨。这就反映了世界全球性的钢铁需求萎缩。1月份世界钢产量下降了2.4%,中国1月份钢产量根据我们测算还是增加的。美国下降了52.7%,法国下降46.7%,德国下降了35.6%,可见这次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冲击是非常大的。不要期望短短几个月经济就复苏了。政府主导投资的增加,能不能弥补市场主导投资的下降,这是个大的问号。其中包括国内消费产业的投资,还包括出口主导型产业的投资。出口下滑本身消耗的钢材小,这个产业投资又会降低。大家关注最近几个月,进口构成里面,装备的进口下降了50%—60%。由于产量的降低以及多种因素,我们统计大中型钢铁企业利润收入下降了41.4%。原因就是产量和销量都在下滑,另外钢材价格在暴跌。前期进口的够用三四个月的原材料都是高价进的。一个月亏损294亿元。2009年我认为可能还会维持几个月的月度亏损,全年的亏损可能性不是太大。

  下面就国际贸易我从钢铁行业说几个观点。第一个观点就是钢铁行业是以满足内需为主的产业,我们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当时提出这个口号现在看来需要修改了。现在来看钢铁需求的布局都是在消费地而不是资源地。矿石生产比较优越的,生产资源非常丰富,反而不是钢铁的生产大国和强国。没有原料的,全部靠进口的,却是钢铁主要的生产地。所以仅仅考虑生产成本比较优势是解释不了的。另外从钢的国际贸易占产量的比例来看,从冷战结束以后,钢铁贸易的比例从20%以下逐步上升,最高超过40%。但是从那时起,虽然钢的国际贸易量不断增加,但是国际贸易的比例是下降的。而且这里面还包括自由贸易区,一些统一经济体内部的贸易。比如说欧盟,他们国际贸易量是不小的,但是大部分是欧盟内部的贸易。扣除这些经济体内的贸易以后,钢铁的国际贸易量占产量的比例下降了20%以下。这个给我们研究外贸的专家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些产品可以在一个国家或者少数几个国家生产供应全球,但是钢铁不是。这背后的规律就不展开说了。

  各国的消费量主要是本国生产的钢。钢铁行业主要是以满足内需为主的产业,但是国际贸易依然存在。为什么存在?一个是品种上调节供给关系,另外一个就是成本。因为钢铁这个材料和其他的不一样,其他的可能还要看品牌价值什么的,钢铁主要就是看成本和价格。南美地区主要是矿石资源丰富,中东地区生产主要是以非常廉价的能源,利用废钢来生产钢,除此之外,中国的钢铁生产成本是最低的,比欧美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一个中国毕竟有一定的原材料自给,不到50%,但是这几年一直维持在48%左右,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矿。另外就是人力成本,这个就不展开讲了。

  尽管如此,大量出口钢铁不符合国家利益,也不符合钢铁行业的长远利益,甚至也不符合全人类的利益。因为钢铁工业的能耗占全部工业的25.1%,主要污染物排放占全部工业的10—16%,钢铁就业人数占全部工业就业人数的4.64%,创造的工业附加值占全部工业的8.34%。日本大量的进口中国的钢铁,一些低档的钢铁他们不生产,把这些产品转移到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对全球来说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中国钢铁业环保的水平比西方的发达产钢国低。

  另外出口钢铁也是造成铁矿石涨价的重要因素。07年下半年,在矿石谈判之前几个月,中国的铁矿石涨到了1500块钱一吨,在这种情况下,让澳大利亚、巴西不要涨价,根本没有理由。所以在谈判当中很不利。另外淘汰落后,中国钢铁工业虽然这几年进步很快,但是落后产能还是大量存在,中国是两端。一段是最好的制造钢铁的装备在中国,另外一段是最落后的也在中国,是处于两极分化的局面。所以现在淘汰落后的任务也很重。大量出口钢材、钢坯,也是不利于淘汰落后。

  所以中国国家政策来说,其实我们作为研究机构,也是给国家在制定这些政策里面提供了一些依据。所以限制钢材的出口,中国成为世界上少见的对出口钢材征收关税的国家。另外在增值税方面,也有一些违背“出口产品不含税”的国际惯例。我们对增值税实行了出口退税为零,这个也体现了中国政府限制钢铁出口的导向。

  但是我们反对“中国政府补贴钢铁”的无端指责,并以此为名对中国钢铁产品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我有一篇文章就是逐条的反驳这个。这里面分析90%以上是不实之词,并且对出口退税率的计算存在很多低级错误。这里面还提到了汇率问题,这个问题我研究不深,刚才麦金农教授也提到了类似的问题。就按购买力评价,各国货币低估的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是呈线性关系,中国正好在这个曲直线上,所以中国的钢铁发展水平是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中国的钢铁成本竞争力这几年的提高主要来源什么地方呢?主要是一些发达国家没有看到中国钢铁工业的进步,他们是用一种停滞的眼光,他用这样的成本生产不出来,你凭什么生产不出来?他没有看到我们钢铁产业这几年的进步是非常快的。

  最后总结一下。

  第一,中国钢铁工业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从而产生对钢铁材料的强大内需。

  第二,点就是中国由钢铁净进口变为净出口,既有钢铁工业自身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因素,也与中国目前阶段的发展环境有关。

  第三,根据钢铁产业布局规律,国家利益和行业长远利益,中国不支持大量出口钢铁产品将会是一个长期的分针。

  第四,中国钢铁工业的战略定位与为国民经济各用钢行业提供品种齐全、质量优越、价格有竞争力的钢铁材料,除满足内需外,还帮助装备制造等行业提高出口竞争力,以扩大自身的市场空间。

  第五,但我们反对针对中国钢铁的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它会向其他商品和服务贸易蔓延,从而有害于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尽快进入复苏。

经济危机对中国钢铁业产生的影响,相关的文献综述

2. 当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国际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激烈,国内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利润微薄的严峻现

     C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当前,我国钢铁企业面临国际市场上同类企业的竞争激烈,国内钢铁产业产能过剩、钢铁产品利润微薄的严峻现实”,表明我国钢铁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还不够高,钢铁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合理,这要求我国的钢铁企业应该把立足点转到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D两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B项是从政府角度而言的,与题目要求不相符合,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3. 国际经济局势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2015年,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经济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更加明显。但是经济增长对于钢材消费的带动作用逐步减弱,钢材消费强度下降明显。全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大幅下降,虽然粗钢产量有所下降,但是不足以抵消需求侧的下降,钢材供大于求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钢材价格持续创出有指数记录以来的新低,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大幅下降,亏损面大幅上升,加上资金紧张,钢铁企业经营异常困难。
一、国民经济增速持续回落,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
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7.6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回落0.4个百分点,是1992年以来历史新低。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9%,第二产业增长6%,第三产业增长8.3%,第三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工业占GDP的比重为55.84%,是1992年以来新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0.47%,创历史新高。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201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5.1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增速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投资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结构变化明显。

硅钙合金微碳铬铁金属锰高碳铬铁硅铁钢管特钢废钢钢铁含钒生铁特钢普钢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乏力。2015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9.6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增速同比回落9.5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14%,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1.7%,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1853万平方米,同比增加9684万平方米。
传统用钢行业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回落。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增速同比回落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传统用钢行业增加值增速普遍回落。采矿业增加值增长2.7%,金属制品业增长7.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3.4%,汽车制造业增长6.7%,增速比2014年分别回落1.8、4.2、6.2、3.5和5.1个百分点。
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2015年,对钢材消耗量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仅增长1%,大宗原材料行业、传统制造行业特别是重化工业困难重重,下游市场需求持续低迷,造成钢材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5.44%,如果再考虑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变化,粗钢实际消费量降幅更大。

国际经济局势对钢铁行业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4. 如何让钢铁的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化

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引言】近日,APEC峰会终于完美落下帷幕,会议加快了我国的国际化进程,钢铁产业也受益颇多。目前的中国已然是一个钢铁生产大国,但大国却不一定等同于强国。本文选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力指数三个指标对七大国家的钢铁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量化分析,以此对中国钢铁产业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就我国目前形势探讨我国离强国道路究竟有多远。一、中国已经成为钢铁大国我国粗钢产量自1996年首次突破1亿吨之后,已经连续17年稳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粗钢产量一直持续增长,2000年粗钢产量全球占比仅为15%,2013年占比已增至49%,我国的钢铁生产大国地位已经不容动摇。2009年因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钢材出口量全球占比骤降至8.2%。四万亿刺激计划后,出口不断增长,经过4年的发展恢复至2008年的水平。2013年我国钢材出口量达60.6百万吨,全球占比约为15%,以超过日本18.1百万吨的差距排名第一,我国是一个钢材出口大国也已毋庸置疑。图1:我国粗钢产量全球占比图2:我国钢材出口量全球占比数据来源:我爱钢铁云终端二、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与强国相比仍有差距我国已经成为一个钢铁大国,但大国并不一定代表强国,笔者将通过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三个指标来衡量我国钢铁业的国际竞争力,并通过与6个钢铁出口国进行对比,简单分析我国目前所处水平。1.国际市场占有率国际市场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本文中使用一国钢材出口总额与全球钢材出口总额之比来衡量钢铁产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i国钢铁业国际市场占有率;表示i国钢材出口总额;表示世界钢材出口总额。根据2013年计算数据显示:中国、日本、德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占有率分别为12.05%、8.56%、7.21%。从历年数据可以看出七大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的整体走势情况:韩国、中国和美国呈上升趋势,日本、德国、法国和比利时则呈下降趋势。同时我们也发现,中国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波动非常大,2003年至2008年期间占有率呈连续上涨趋势,并在2008年达到12.06%,创下历史新高;但随后受到经融危机影响占有率直线下降,仅一年时间便下降到9.32%;四万亿刺激计划后才开始逐步回升,于2013年达到12.05%,恢复到经融危机前的水平。反观其他六大钢材出口国,国际市场占有率走势都较为平稳,在金融危机时也未受到影响,且除比利时有小幅下降外均表现为上升趋势。2.贸易竞争优势指数钢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即为钢铁贸易进出口差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钢铁行业的贸易竞争能力,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i国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表示i国钢材出口总额;表示i国钢材进口总额。该指标越接近与0,表示越接近于平均水平;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大;越接近于-1表示竞争力越弱。计算所得的TC指数显示:2006年之前我国钢铁产业的TC指数一直为负,表明我国为净进口国,钢铁产业贸易竞争力较弱;从2006年开始TC指数不断上升,我国开始向净出口国转变,钢铁产业贸易竞争力增强;随后仍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TC指数在2009年再次变为负数;危机后TC指数逐步回升,直到2013年TC指数上涨至0.44,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将七个国家的TC指数进行对比,我们发现:日本钢铁业14年间TC指数均高于0.5,要远高于其他各国,显示出其钢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的绝对优势;中国则处于快速发展期;韩国、比利时、法国、德国的TC指数较为平稳,处于稳定发展期;至于美国的TC指数常年为负,说明美国是一个钢铁净进口国,贸易竞争力较弱。到了2013年,我国的贸易竞争指数已达到0.44,仅次于日本,排名第二。3.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又称RCA指数,由于它剔除了国家总量与世界总量对数据的影响,所以较上面两个指标能够更真实的反映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计算公式为:其中,表示i国钢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示i国钢材出口总值;表示i国所有商品出口总值;表示世界钢铁出口总值;表示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一般认为,若RCA>1.25,则说明具较强的竞争力;若0.8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