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024-05-18 12:17

1. 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一、体制和机制
《辞海》对“体制”的解释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可见,体制是由规则和机构组成的。
机制,最初出自希腊文mechane,指机器的构造与运转原理,即机器的各个零件、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运转的方式。之后被广泛应用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泛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等。比如经济机制,是指社会经济总体中各部分、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制约关系,它包括经济运行的方法、手段、环节的总和;又如价格、利率、信贷、货币、税收、工资等都是一种机制。机制有三个特点:一是客观性,它反映社会、经济运行中规律性的东西;二是自主变化性,这些手段和环节,可以在外界变化中自动地进行调节,变化,以适应外界的环境;三是动态性,反映机制的方法、手段不是静止的,而是在动态中表现出来的。
二、地质工作体制和地质工作机制
(一)一般意义上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
地质工作体制,是确保其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也是支撑地质工作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从体制一般概念的理解,应该是指地质工作管理机构的设置、地位、职责和内部权责关系及与其相关的规章制度的总和。可见,地质工作体制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划分标准,一般包括地质工作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层级管理体制等内容。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具体讲,则包括地质工作规划、生产、管理等机构的行政领导体制;地质工作管理系统内各机构职能及权责关系;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中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地质工作管理系统中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单位之间的关系等。
机制应用在地质工作中,指的是在地质工作体制框架内,能使地质工作正常、健康有序运行的方法、手段、环节的总和。如地质工作经济运行机制,反映的就是地质工作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地质工作项目机制,主要反映项目的运作方式。
(二)从经济管理体制机制角度对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解释
地质工作属于经济工作,因而地质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属于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根据刘明勇主编的《经济工作实用词解》:“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对社会再生产总过程进行决策、计划、组织、监督和调节制度的完善体系,是经济生活的管理组织、制度、关系、方法规范化的总称,是社会制度的反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的体现,是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调节制度的概括。它一般包括如下内容:①动力结构,即社会经济运行的推动力的形成和发挥。②控制结构,即社会经济运行方式的决策及其实现方式。③调节结构,即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及其方式。④信息结构,即社会经济信息的总量、质量及其传递与处理方式。⑤组织结构,即各级各类管理组织的形成、存在与发挥作用的形成及其相互间的关系。⑥所有制结构,即社会生产要素占有主体的构成状态及其对生产要素的支配、使用方式和状况。”
根据上述基本概念,可以把地质工作的体制作如下理解:
1.地质工作的动力结构
从我国地质工作当前的现状来看,推动地质工作的动力主要有两大来源,一个是各级政府的行政权力;另一个是企业、单位的经济利益。但是每一个动力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还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其中。至于这些动力是怎么形成的,既有各自本能的要求,也有社会经济形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所致。比如各级政府的“地质勘查基金”,开始是出于对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支持,减轻其风险,后来在矿产品大幅涨价、导致矿业权涨价,而形成的经济利益的引导,构成了复杂的动力结构。
2.地质工作的控制结构
地质工作的控制结构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什么样的决策目标来开展地质工作,以及用什么方式来实现这个目标。如果是政府的行政权力推动地质工作,那么它必然是为实现政府的行政职能及追求政府要达到的目标,如政府的发展规划所需要的资源潜力,即摸清资源家底,以及政府要实现GDP的发展指标,扩大招商引资等;如果是企业、单位的资本权益推动地质工作,那么它必然是为实现自己的发展战略,以及要达到自己的经营收入目标和利润目标等。所以控制结构对地质工作来说,是更深层次的目标所要达到的追求。因此,为了实现这些追求,会采取权力范围内所允许的一切方式加以推进。
3.地质工作的调节结构
地质工作的调节结构主要是指地质工作为达到预定目标,在推进过程中用什么方式加以调节。如果政府自己是出资主体,它完全可以用行政权力、指令性计划来调节地质工作;如果企业是出资主体,企业也会用自己资本的权力、自己的计划来调节地质工作。当企业的计划不能适应政府的规划时,政府则可以通过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加以调节,这些手段包括行政批准,财政支持,税收增减,信用支持,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
4.地质工作的信息结构
地质工作的信息结构主要是指用什么信息指标传递、反映地质工作运行,包括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我国当前反映地质工作运行的指标多为实物形态,如地质项目、地质工作投入、地质工作实物工作量、各种类型的地质报告、各种级别的矿产资源储量和矿产勘查产地、矿点,以及地质报告的提交、利用状况指标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还应当强化地质工作运行经济效益指标,如地质工作的投资、成本及其产出的回报。
5.地质工作的组织结构
地质工作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指用什么样的组织机构去保证地质工作的正常运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是国家用行政权力统一组织实施地质工作,所以固体矿产勘查组织形式是国家一级的行政事业单位,在纵向上实行三级管理,即部委一级、厅局一级、大队一级;油气勘查是探采结合的,纵向上也大致是三级管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探采分离的地质机构大致还保持,但是运行的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除公益性地质工作还沿用原来的事业管理方式外,其余的地勘单位虽然还保有原来的事业外壳,但大多已经面向市场,从横向上取得收入,维持运行。与此同时,大多数矿山企业已经不能无偿取得地质成果,他们也开始从事地质工作或者通过市场购买地质成果,致使地质工作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6.地质工作的所有制结构
地质工作的所有制结构主要是指从事地质工作的单位或企业,是由谁出资主办的。这个出资主办同地质工作的出资是两回事。前者指从事地质调查的机构由谁拿钱办起来的;后者是指地质工作项目,是由谁投入的资金开展地质工作。在我国,原来的地勘单位都是国家出资开办的,都是国家所有制;新组建的地勘单位,其所有制结构则是多元的,有的是国家独资的,有的是股份制,也有民营的。
经济机制主要是指经济运行机制。对地质工作来说,就是地质工作在运行中的内在机能和固有运转方式,实际上也是一个循环过程。从纵向上说,这种循环包括从地质立项开始,到项目的批准、组织实施(即人、财、物的投入及其转换)、提交地质报告(地质成果)、地质报告被利用(相当于销售收入),再立新的地质项目,周而复始。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必须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就是机制。从横向上说,地质工作在纵向运行中,在内部和外部,必须同时有多个部门、多个单位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这也是机制。所以经济机制实际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以独立的地质勘查生产为例,它的经营机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动力机制。地勘单位作为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是持续进行,不能中断。这种持续就是活力,就是生机;而活力和生机,必须有动力推动,这种动力又是产生于对现实目标的追求。不管这个目标是为经济利益服务,还是为行政权力服务,它都构成了这个地勘单位的动力机能。二是吸收、应用和发展技术的机能。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在自身动力机能的驱使下,它会追求自己的效益,以较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为此,它会主动地研究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劳动力能力,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求得新发展,从而产生一种追求技术进步的机能。三是自我制约机能。一个具有独立利益的经济实体,在正常运作中,必然会遵守政府法规、政策、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在经济活动方面,符合市场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前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常利益所必需,否则就要受到惩罚;后者则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本能产生出的自我约束机能。四是自我调节机能。一个具有独立的经济实体,在强大的经济或行政动因推动下,必然产生一种自我调节的机能,以便理顺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健全自身的整体功能。这些关系的调节包括:内部组织结构的调节,经济利益关系的调节,各个生产环节的调节,成果提交和服务的调节,对外公共关系的调节等。上述四种技能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相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不断循环和发展的经济机制。
三、地质工作体制、机制分类
从经济管理体制、机制角度分类,地质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可以有四种:计划调节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市场调节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以市场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宏观调控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
(一)计划调节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
计划调节是指国家政权或经济组织,对社会经济运行实行自觉的有意识的组织领导,是一种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形式,并不是专指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以后,借鉴苏联的经验,实行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当时地质工作作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能例外。
计划调节具体是指,国家宏观决策者从社会总体利益出发,依据客观经济规律,有计划地按照社会的需要,将社会总劳动时间,按比例分配于不同部门,实行资源的计划配置,以求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它的基本功能是:调节经济总量,力求使其平衡;集中地调整重大产业结构,强力发展支柱产业;保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平衡,解决外部的经济问题;保护公平的经济行为,调节社会分配不公等。这种体制和机制,在地质工作中表现为:把整个社会当成一个大的经济体,从社会总收入(财政)拿出资金,开展地质工作,取得地质成果,无偿地向社会提供。社会在使用地质成果之后所产生的效益,再以向财政上缴利润的形式,返还给社会,形成一个大的循环。其优点是:①能够集中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办几件大事,行动迅速,效果明显。如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但必然首先解决物质基础问题。而在整个物质基础中,矿产资源占70%以上;要解决矿产资源、开采矿产品,就要首先找到矿产资源。这就要集中力量,加强地质工作。正是这种计划调节体制,才使我国很快发现了很多矿产地,随之迅速建立起矿山企业,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②能够在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很快取得突破,加快一些产业、一些地区的发展。这种情况,在2003年以后,发生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区,效果明显。他们由地区财政、市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直接投到地质找矿上,很快摸清了家底,对外招商引资。它在矿产品大幅涨价的情况下,迅速增加了地区的经济实力。③能为地质找矿、矿产开发的社会环境方面,提供良好的条件。这种找矿体制和机制,由于行政主导,对地质工作运作中出现的多种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当地政府出面调解,保证经济活动正常运行,减少内耗。
但是,这种体制和机制也存在严重的弊端:①计划是主观的东西,用行政方法确定的地质项目,完成之后很可能不是实际所需要的,造成所投资金长期积压;同时一些急需的地质成果,又没有列入计划之内。②地质勘查要素利用率不高。用行政方法组建的地勘单位,大而全,小而全;所持有的各种手段,在同一时间剩余和不足并存,特别是当单位规模大于地勘费投入时,用于养人头的费用挤占了地质工作的费用。③地勘投入不能循环运转,形成不了长效机制,需要政府不断地加强,方能保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矿产勘查资金缺少可持续性。
(二)市场调节的地质工作体制机制
市场调节是指经济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主动接受市场信号,从而达到优化配置资源的过程。即通过市场价格的自发涨落,调节供求关系,进而调节生产的增加或减少;也就是说,做什么地质工作,不做什么地质工作,不是由政府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它的基本功能是:可以使地质勘查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不会出现完成的地质成果不被利用。它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化,不断地调节地质工作的各种结构,使各结构之间维持合理均衡;它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使效率低下的地勘单位不断地被挤出市场之外,从而使社会平均生产率不断地提高;它使供给和需求能够经常地保持平衡,不会出现长久的短缺和过剩。
市场调节的地质工作体制和机制的优点是:①真正能使地质工作的需求和供给得到紧密结合。因为它的地质成果,要么是需求者用资金购买来的,要么是供给者用自己的资金生产,用来换取货币,以便继续再生产。在这种情况下,绝对不会出现生产的地质成果不能被利用。②真正能使地质工作的投入得到经常的有效的补充。以矿产勘查为例,如果是探采结合,它完成的地质成果,要么形成资产通过消耗使用,提取折耗,又形成了新的地质勘查资金;要么通过使用地质成果的主体,在当年作为期间费用,给予推销,进入主体的总成本。③它能有效地规避自然风险。在地质工作中的矿产勘查,特别是普查,充满自然风险,既有能不能找到的风险,也有找到以后能不能被市场接受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找矿主体是用自己的资本进行投入,才能形成有效规避风险的机制。因为任何风险损失,都是资本的损失,所以它会自觉地遵循地质工作规律,把风险损失降到最小限度。④它能有效地提高地质勘查各种工程手段的利用率。由于地质项目所需要的工程手段,在运用时间和地点上带有很大的随机性,即使原来设计已经安排好,但在实际运用中发现与原来的设计不同,也会随时改变。针对这种情况,地质勘查主体,不会用自己组建的队伍去应对,而是通过市场,随叫随到,既节省成本,又快速敏捷。但是这种体制和机制也有缺点和不足:①具有分散性、局部性。这种体制和机制常常使矿业主体太多、太小,想很快形成有影响的大的找矿规模或找矿突破比较困难。②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体制和机制主要依靠企业对市场信号的快速反应而做出决策,很容易出现一拥而上,造成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供给,致使供给超过需求。可是当发现这种情况时,为时已晚,这就是它的盲目性。③外部环境的恶劣性。这种体制和机制都是社会资金为主体运作,追求的都是资本的收益,没有政府行政权力配合。所以在矿产勘查和开发中,对外部环境所涉及的利益关系,只能靠对等谈判解决。这就可能形成在处理外部环境时难度加大,困难重重,费钱误事。
从以上两种体制和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单纯的计划调节和单纯的市场调节都不太理想,都各有所长,又都各有所短。如果把二者的长处很好的利用起来,避免二者的短处,形成互补性,该市场调节去干的事让市场去干;该让计划调节去干的事让计划去干。这样的体制和机制,就能使地质工作的运行更为有效。而在这种组合当中,应当有一个主次问题,即以计划为主还是以市场为主。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应当以市场调节为主、计划调节为辅,或者称在充分发挥市场对地质勘查资源配置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具体说,也就是地质工作的微观基础必须是企业,只有企业才能对市场信号做出灵敏的反应,即在哪找矿、找什么矿,可以自主选择;在地质找矿中,企业可以自觉地规避风险,追求利益最大化。对市场配置地质勘查资源,政府发现不符合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或发现其不符合政府的总体布局,如可能形成产能过剩或产能短缺,这时政府可以通过行政的、经济的方法或法律手段,进行干预。这种体制和机制,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已经被广泛运用,运行效果很好。

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2. 关于地质工作体制与机制的思考

王金亮1,2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2.河南有色地质矿产有限公司)
党中央提出改革开放战略30年来,对地勘行业而言,30年来的历程是一个不懈探索地勘工作体制改革的过程。总体来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日益深化,地勘单位企业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地勘单位企业化这个老话题,目前仍是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也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地勘单位如何自觉按照2020年全国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增强动力,深化经营机制改革以增强活力,自觉增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能力、实力、紧迫感和危机感,变要我改革发展为我要改革发展。这是这次全国范围内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主要目的之一。
一、充分利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过渡政策,壮我实力,为地勘单位真正企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长期的计划体制和行业性特点造成地勘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重重困难,所以地勘队伍企业化要有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地勘单位依然是事业单位。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和地勘单位内部产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推进,地勘单位企业化程度逐步提高,最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过渡期内我们要充分利用“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过渡政策,发展离不开环境,特别是地勘单位,历史原因导致目前面临困难重重,争取政府的支持是必须的,轻易放弃支持会使地勘单位陷入困境。①用足一切政策获得稳定的“事业费”,满足地勘单位目前的生存需要;②正确界定职工事业身份,稳定队伍,吸引人才;③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收益,弥补资金不足,提高职工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等。
二、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
《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国办发〔1999〕37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地勘单位的改革方向和有关措施,地勘单位的改革目的得以明确表述。特别是地勘单位属地化以来,进一步融入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资源型企业服务,为政府决策服务”的观念已深入到地勘单位的各项工作中去,地勘工作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河南省近几年两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的实施,在取得良好地质找矿成果的同时,使得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人员素质、技术装备等方面得到大大加强。但是,地勘单位的现有体制仍是制约地勘单位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明确对地勘单位改革的目的,制定科学适用的改革方案,推进地勘单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1)地勘单位体制改革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要有利于地勘单位找大矿、快出成果,从而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资源保障程度;二是地勘行业历史长,在过去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自身也遗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欠账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正视地勘单位存在的基础薄弱、欠账过多、经营性资产少、离退休人员多、工作岗位艰苦、社会地位不高、人才青黄不接等历史遗留问题,尽快出台各项有关政策,帮助地勘单位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地勘单位尽快得以和谐稳定,为地勘单位体制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通过改革,使地勘单位尽快变成一支技术装备精良、人员精干高效、能打硬仗、充满活力与工作激情的队伍,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竞争,从而为快出地质找矿成果奠定基础;四是要明确对地勘单位的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五是要认识到地勘单位的特殊性,地勘单位是一个从事特殊工作的事业单位,它是一个以事业单位性质获取政府资金支持,为政府进行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极具探索性和战略性的工作,这种工作具有较大的超前性、不确定性和长周期性,它的工作成果关系到国民经济的规划和计划的制订、经济的发展前景和速度。地勘单位虽然是一个事业单位,但它确有不同于一般事业单位的特点,它是一个事业型的生产和科研探索单位,它不像其他企业一样可以按设计和生产周期生产出预期的产品,获得预期的利润,更不像纯事业单位一样,只进行事业费用的消耗,而没有具体的产品。地勘单位在消耗国家事业费用的同时,也在为国家生产着产品———地质报告,这种产品有的有地质资源储量,有的没有地质资源储量,但是,都是一种有形的地质成果。因而,地质勘查单位具有事业和企业的双重性质和特点。
(2)地勘单位搞活经营机制也是改革的重点。争取支持是地勘单位发展的外因,但内因是决定因素,积极争取支持的同时不能过分依赖支持,一味依赖支持则会使地勘单位缺乏生存能力,最终长期陷入困境。争取支持和企业化改革是统一的,都服务于地勘单位长远发展的目标。地勘单位要充分用好过渡期国家的各项支持政策,深化改革,强化内功,切实增强自身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处理好内外因之间关系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是处理好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与企业化经营之间的关系。地勘单位保持事业单位的体制是落实国家有关扶持政策的前提。这对于企业化目标和地勘单位的长远发展必然产生一些负面效应。预算内收入和市场收入混合运作,使地勘单位的经营效益难以真正体现。地勘单位在地勘费的基础上搞经营,往往导致经营风险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不强,难以实现长远发展。这就是事业性体制和企业化经营之间的矛盾。因此,地勘单位保持事业性质的“壳”的同时,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不折不扣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
(3)按市场的要求重新配置资源,推进地勘队伍的结构调整。地勘单位资产少,竞争力弱,发展不平衡,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按市场规律的要求整合资源。同时可探讨以资本为纽带,整合同一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整装勘查、上下游联动的矿产勘查开发新模式。
(4)企业的载体是有自己主导的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不断创新发展思路,形成自己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我局明确的“突出主业、拓宽实业、发展辅业、致富家业”发展方针,既为我局现在的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又确定了我局企业化过程中企业主导产业的形成方向。
(5)建立有效的管理经济机制。一是预算内外资金分开管理,内部严格按企业的模式考核,在一定阶段必须推行事企分开、明晰产权。同时,预算内项目也按市场规律实行项目管理,不断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和质量水平。二是完善经济责任体系和考核体系,严格按经济责任制考核,该奖的奖到位,该罚的罚彻底,不调剂不搞二次分配。三是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人事、用工和分配制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三、政府要为地勘单位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
地勘单位的各项改革要在省政府的组织领导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才能够平稳推进。因此,对地勘单位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给予优先解决和考虑,对改革中所需的各项优惠政策要给予大力支持。
(1)落实“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允许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成立的企业性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和地质勘查资质共用的政策。使地勘单位的人才在保留事业身份不变的前提下,在两个单位间互为所用,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和工作热情,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从而对事业型地勘单位的企业化经营管理进行探索和尝试。
(2)将探矿权优先配置给地勘单位,是快出地质成果的基础。考虑到地勘单位的经济实力和事业单位性质,在探矿权招、拍、挂出让前,各地政府在年度探矿权出让计划内,首先按地勘单位优先的原则,由各地勘单位优先获取探矿权,对地勘单位申请的探矿权优先给予批准,然后再面向社会进行招、拍、挂。
(3)对国有地勘单位及其公司拥有的矿业权,按照国家《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和《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并尽可能创造宽松条件,支持其拥有的矿业权保值和增值。
(4)对地勘单位提交的地质成果报告,优先由地勘单位在省国土厅批准后进行采矿和开发工作;对国有地勘单位承担的国家和省级地质勘查项目,可以由项目承担单位优先开发,各地市(县)政府给予支持;凡由政府转让开发的,勘查单位按照不同矿种和矿床规模享有20%~30%的利润收益。前期政府的投入费用可由省政府有关部门另行协商回收。
(5)尽快出台具体办法或允许各地勘单位建立和探索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的新机制;允许地勘单位和职工投资政府和国家的所有地质勘查项目和风险找矿及矿业开发,进一步激发广大技术人员积极主动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服务的同时,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稳定地质人才队伍。
(6)针对地勘行业存在的地质勘查工作有效投入不足,矿产勘查逐年萎缩,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矿产资源管理存在薄弱环节,地质研究工作薄弱,地质科技人员流失严重,矿产资源的综合勘查、综合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削弱,基层和第一线地质专业人员缺乏,地质工作出现人才断层等问题。政府一要在原有事业费用拨款方法的基础上,逐年以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投资带动地质勘查的投入,加速地质成果的提交。二要加强地质勘查矿产开发规划管理,正确引导地质勘查工作的布局和结构调整。三要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市场。建立健全矿业权信息公开、评估、交易等制度和规则,尽量降低地勘单位作为矿业权人一级市场的资金成本和风险。三要加大矿业权市场秩序整顿,优化地勘工作的外部环境,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四要加强地质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使用、激励制度,从而增强地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科技领军人才,造就一大批品德优良、吃苦耐劳、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地质技术骨干队伍。
(7)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及其对地勘工作的影响,要制定优惠的扶持政策,鼓励地勘单位和企业、金融部门联合,积极走出国门,进行矿权收购和资源性企业的收购及联合勘查工作,为今后经济形势的好转及保障国内资源的需求提前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关于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

刘 崇 礼
本文根据我国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研究的总体构想和要求,结合工作实践谈谈有关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的一些基本认识。
规律之一 地质工作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国民经济发展是推动地质工作发展的动力,这是地质工作发展的客观规律。
地质学与地质工作,始源于社会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回顾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的历程,我认为可以概括为三个发展阶段和三次发展高潮期,但是两者并不同步。
地质工作发展的第一阶段,也就是奠基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国民党统治时期。当时,我们国家的工业落后,各类矿山开采的规模都很小,国民经济对地质工作没有太多的需求,地质工作根本列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议事日程。那时从事地质工作的人数很少,仅是开展一些零星的地质调查和考察工作,一般多从事教学和地学研究。当时都将地质学科列入理科范畴。前辈地质学者,凭借我国幅员辽阔,地质背景复杂的优越条件和自身的学识功力,相继创立了诸多学派的地学理论,为地质学科和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我国地质学和地质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就是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执行,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展开,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显得十分突出与紧迫。地质工作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建立了专门的机构,扩大了地质队伍建设。当时不仅国家成立了地质部,同时各工业部门,如煤炭、冶金、石油等工业部门,也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地质队伍,并且成立相应的地质院校,培养各类地质人才,地质工作得到了飞速发展。随之相继开展了大量的普查找矿和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并找出了许多矿床与矿产地,查清了一定数量的、可供利用的矿产储量,为老矿区的改扩建和新矿区的开发建设提供了资源保障,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显示地质工作的发展步入了第一次高潮期。
在此期间,开展地质工作的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以找矿为中心。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更好更快地寻找并查清各类矿产资源,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地质学科开始从理科转向工科。它标志着地质工作进入到第二个发展阶段。
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国民经济也是在有起有伏地波浪式发展。正在国民经济处于大好的形势下,20 世纪 50 年代的后期,随着全党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的开展,在经济建设上 “左”的思想开始出现。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从 1958年开始了全国的 “大跃进”,经过 1958 年至 1960 年的三年 “大跃进”,在盲目冒进的方针指导下,造成国民经济发展严重失调,也给各方面的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从地质工作来看,在 “大跃进”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有两个: 一是盲目扩大队伍; 二是片面追求数量,严重忽视质量。从而造成地质成果质量不高以及人力财力的浪费。鉴于三年 “大跃进”给国民经济造成的严重影响,1961 年党中央提出了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这种形势下,地质行业开始大量压缩队伍,调整布局,地质工作从高潮转入低谷。经过八字方针的贯彻执行,国民经济逐步复苏,地质工作也相应地有所前进。但是,不幸的是从1966 年全国又开始了 “文化大革命”运动。经过几年的 “文革”运动,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地质工作同样遭受很大的冲击。直到 “文革”的后期,1975 年党中央发出“要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号召。1978 年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做出了 “要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定。随着对党中央号召和决定的贯彻执行,国民经济很快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伴随国民经济形势的好转,地质工作也出现了好的发展势头,地质管理机构得到恢复与加强,通过整顿生产秩序和建章建制,以及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经验的总结,从而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地质工作程序和相应的法规,我国地质工作进入了成熟时期。尔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量开展了地质普查找矿和勘查工作,地质找矿成果获得丰收,地质工作也进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期。
在20 世纪 70 年代末期,国民经济发展又一度出现过热现象,伴随这种现象的负面影响,地质队伍又出现了盲目扩展的情况。到 80 年代初,国家在工业战线又开始了经济体制的改革,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放慢,地质队伍再度呈现过剩,加之经济体制改革这一新事物的出现,地质工作承受的改革压力很大,所以进入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地质工作一度处于低迷状态,处境十分困难,许多地质工作者都为之忧虑。我记得是在黄汲清先生任地质学会理事长的一次地质大会上,提出了地质工作向何处去的问题,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议论。就在这种背景下,以张炳熹先生为首的中国地质学会2000 年中国地质研究会,组织了专门课题研究组,就地质工作去向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随后又结合地质工作改革,以及振兴与发展地质工作等多项课题,进行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有关课题研究的成果中,明确提出 “地质工作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在工农业建设和持续发展中所需的矿产、能源和水资源,以及有关工程建设、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的预报与防治等国土开发整治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地质工作,都必须在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全国经济建设全面开展,在这种情况下,提出地质工作要全方位地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是相当重要的,是非常正确的,这种指导思想很快就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认可,它标志着地质工作步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末至新世纪开始,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又呈现出持续高速发展。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需求,矿产资源又开始出现短缺的情况,尤其是能源显得更为紧张。2005 年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召开的一次常务会议上,提出要重视与加强地质勘查工作。2006 年国务院正式下发了 《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随着 《决定》的贯彻,地质工作开始进入第三次发展高潮期。地质工作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这种依从关系,反映了地质工作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应该认识它,很好地分析研究,并加以利用,以促进地质工作的健康发展。在这里,值得提出的是地质工作第三次发展高潮期与前两次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到来的。而且当前地质工作的改革又处于攻坚阶段,随着改革的深入,暴露出的问题很多,协调解决的难度很大。如何贯彻落实好国务院的《决定》,促进地质工作尽快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确实有待认真研究。
规律之二 任何一类矿产都是在特有的历史地质背景下形成的,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应该认真研究总结成矿理论,正确加以运用,以求寻找出更多更好的各类矿产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就煤矿床而言,它是在特定的古地理、古气候适宜大量繁殖生长泥炭物质,并在泥炭堆积速度与地壳沉降速度适应的情况,才能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煤矿床或煤聚集区带。从纵向的时间上讲,我国的成煤时代比较齐全,而主要成煤期,则是集中于石炭系—二叠系与侏罗系—白垩系,褐煤多产于第三系。从空间来看,是由两横两纵的四条分区界线,而呈现的 “井字形”展布。
( 1) 天山—阴山线或称纬一线。
( 2) 昆仑—秦岭—大别山线或称纬二线。
( 3) 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线或称经一线。
( 4) 贺兰山—龙门山线或称经二线。
上述分界线不仅反映一定的地质历史背景,而且也反映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按照自北向南,从东往西就可以将我国煤炭资源划分为 9 个大的区块: 即东一区———辽、吉、黑三省含煤区; 东二区———冀、鲁、豫、苏 ( 苏北) 、皖( 皖北) 及京、津含煤区; 东三区———闽、浙、赣、苏 ( 苏南) 、皖 ( 皖南) 、鄂、湘、粤、桂 ( 包括海南、台湾) 含煤区。中一区———内蒙古东部含煤区; 中二区———晋、陕、甘 ( 陇东) 、宁及内蒙古西部含煤区; 中三区———云、贵、川、渝含煤区。西一区———新疆含煤区; 西二区———青、甘及新疆南部含煤区; 西三区———西藏及川西含煤区。这些区块的含煤丰度及其煤种质量都有一定的差异。总结认识煤矿床的生成条件,以及煤炭资源的分布规律,对于指导寻找煤炭资源产地,开展煤炭资源的经济评价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 “文化大革命”期间,为了扭转 “北煤南运”,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煤田地质系统曾开展过 “江南 ( 长江以南) 无煤论”的批判活动,以行政命令从北方调集大量煤田地质勘探队伍,大面积地开展江南 9 省 ( 包括苏南和皖南) 找煤工作,结果收效甚微,浪费很大。据我所知,绝大多数的煤田地质工作者,无人发表过江南无煤的论述。但是江南 9 省煤炭资源贫乏,这是事实,它是由其客观地质条件决定的,是人们主观意识无法改变的。根据上述我国煤炭资源空间的分布规律,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是人们无法改变的。上述违反成矿规律,瞎指挥的惨痛教训应该吸取。笔者认为应该尊重和总结实践经验,开展成矿理论研究,从实践中不断创新成矿理论,以便指导找矿和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
规律之三 地质工作程序一般都是从大范围 ( 或大面积) 的区调、普查开始,然后逐步缩小工作区范围,进行相应的详查和勘探 ( 精查) 。这是地质工作者对客观地质体认识的深化过程,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规律的。
地质工作只有遵循上述程序,通过各种地质工作手段和方法,就其所获取的地质信息,加以综合分析判断,逐步加深对地质情况的认识,然后再做出正确或比较正确的判断和结论,以保证地质成果的准确性及其可信度。当前我国地质勘查工作的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分为普查、详查和勘探 ( 精查) 三个阶段。以往也曾划分为预查 ( 找矿) 、普查、详查和勘探 ( 精查) 四个阶段。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对外交往增多,对欧美一些国家的地质工作情况有了较多的了解。有人认为借鉴欧美国家的一些 “经验”,主张地质勘查工作无需划分阶段,应按市场经济法则,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其投资额度,进行地质勘查工作。笔者认为这种理解与认识,是很不妥当的,值得商榷。据了解,欧美一些国家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在程序上确实不像我国有法规性规定。但是,他们也是从大范围概略了解开始,逐步进入区块的详细勘查,只是掌握上比较灵活。在 20 世纪 90 年代,联合国公布的固体矿产的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中,所采用的经济可靠性程度、可行性研究评价阶段和地质评价阶段的三维分类原则,其中地质评价阶段,就划分为预查、普查、一般勘探和详细勘探四个阶段。这与我国曾经采用过的四分法的勘探阶段划分是完全可以比对的。各类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框架,应该说是一致的。但是,固体层状矿产、非层状矿产,特别是流体矿产,其勘查方法确实是不完全一样的,就是同类矿产在执行勘探程序时,也应根据地质条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就煤矿床而言,对可以形成大型、特大型矿区的地区,其地质勘查工作,必须坚持在做好详查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好矿区开发建设的总体规划,然后按照规划的井田,开展精查工作,以保证矿区的合理开发和矿井的顺利建设。60年代在辽宁省发现的铁法煤田,根据普查工作证实,该煤田可以形成千万吨以上规模的大型矿区。但是,由于当时急于新区的开发,在转入详查的同时,就仓促地划定一个区块,开展井田的精查。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勘查,发现所划分的井田内,地质构造有较大的变化,无法保持井田的完整性,被迫停止精查。只得集中力量加快详查,然后又在详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矿区总体规划,再按规划的井田,开展精查。这种违反勘探程序的做法,欲速而不达,以至造成时间和人力物力上的浪费。再如,根据党中央关于开发大西南的决定。煤炭部门立即调集了大量的基建队伍 ( 包括地质队伍) ,开展贵州省六盘水矿区的开发建设。当时为了加速矿区的开发建设,决定采取边勘探、边设计、边建井施工的所谓 “三边”工作方针,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致使新区建设吃了许多苦头,走了很大的弯路。上述教训,应该吸取。但是,在江南煤炭资源不好的裸露或半裸露地区,只适宜建设中、小型矿井的地质条件下,就可以在适当提高普查程度的基础上,按照地质区块直接转入精查。这样做完全可以满足中、小型矿井建设的需要,又可以缩短勘探时间。
另外,地质勘探方法也应与时俱进,按照改革开放的精神,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在精查阶段,应按照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最快的资本回收期的原则,采取地质设计与矿井建设施工合理交叉的一条龙的管理模式,开展地质勘探工作。这样就需要对现行 《规范》做必要的修订。
上述几点粗浅之见,望能在研究探讨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的议题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便共同商榷。
参考文献
中国地质学会 2000 年中国地质研究会 . 1999. 中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 北京: 地质出版社
田山岗等 . 中国煤炭资源的 “井”字型分布格局 . 中国煤田地质,2006 年第 3 期
刘崇礼 . 矿产地质勘探方法探讨 . 中国地质,1998 年第六期
中国煤田地质总局 . 中国煤田地质勘探史 . 北京: 煤炭工业出版社
联合国专题工作组 . 1996. 联合国国际储量/资源分类框架

关于地质工作发展规律的基本认识

4. 体制改革要尊重地质工作客观规律,科学预测

我国地勘工作长期是由国家垄断的事业,地勘工作具有基础性、超前性和全过程服务性,地勘技术方法上又有很强的学科专业性,它的缺位哪怕是弱位都可能导致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或“卡脖子”后果。对地质工作的需求要高瞻远瞩,才能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地勘单位改革的实践经验说明,不能因为暂时出现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需要保证程度较高、矿产品价格低而忽视地质找矿工作。地质找矿工作周期长,需要提前安排5 ~10年,这个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明白的道理,到90年代被集体遗忘了。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这30多年,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快速增长的,但国家财政对地质工作的投入没有相应增加,每年的增量抵不上物价上涨和工资增加的幅度,探矿工程做得越多越发不出工资,计划内地质工作必然大幅度下降。地勘队伍既做不了多少工作,又出不了多少成果,成了包袱。1999年以后,这个包袱甩给了各省(区、市),送给了几个中央企业集团。中央政府保留不到1万人的地质工作队伍,主要承担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专项。对属地化的地勘单位虽然也要求用部分经费做地质工作,但不列具体项目,不督促检查,也不考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以为地质矿产同萝卜白菜一样,可以通过市场调节,多了少种,少了多栽,能立竿见影。这种主观愿望,在现实生活中破灭了。我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很短时间就使矿产资源的供给立马吃紧。这是十分生动的现实,必须经常讲,让有关决策部门和决策者明白,中国是个大国,任何时候都需要有一支一定规模、相对稳定的地质队伍,不间断地开展地质找矿工作。
2000年以后,中央财政先后设立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油气资源调查评价专项、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新疆“305”专项等,加强矿产勘查。2011年以后,启动了更大规模的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出了“358”目标。在资源综合利用、地质环境整治和境外矿产风险勘查等方面,也提出了规划。要完成中央财政支持的这些国家地质工作任务,估计需要10万人左右,约占全国现有非油气地质勘查队伍1/3 ,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归口单位现有总人数的10倍。换句话说,今后10年,公益一类地勘单位大约需要10万人,还不算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地质图书资料等单位。
2020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逐步完成,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将发生重大变化。那时,传统的大宗矿产资源需求将明显下降,而新兴的矿产资源、新能源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届时,地质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包括体制机制需要提前做出调整。

5. 地质工作的基本概念

“地质工作”一词是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我国特有的名称,它是我国为统一规划、管理和协调全国的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地质学教育和相关管理工作而 “确立”的一个特有的概念,在我国的地质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外不用 “地质工作”这个名称,他们通常将我国所称为的地质工作划分为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 ( 探) ,其余与地质相关的工作都有专门的称谓 ( 如地震地质、城市地质、工程地质、同位素地质等) ,而不用 “地质工作”来统一表述。
我国的地质工作实际上是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工环地质勘查、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勘查及其相关的地质科学与技术方法研究等诸多工作的总称。其基本概念是: 运用地质 ( 球) 科学的理论及相关技术、方法、手段,调查、研究和认识地球,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矿产资源 ( 能源、固体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 ,改善居住环境,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最终为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
地质工作的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观察与研究它的现状及其形成和演变,包括地质历史时期和现代的全球变化,地质工作不仅仅是寻找和发现地壳表层埋藏的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天然资源,而且涉及国土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等社会经发展的各个方面,甚至渗透到生产建设的全过程。
“地质工作”在 20 世纪 50 年代至 60 年代初,一般称为 “地质勘探”。它是反映当时以寻找能源、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等为主要工作内容。1963 年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对地质工作的定义作如下表述: “地质工作,是运用必要的和一定水平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各种专业手段,通过多样的、适当的组织形式,调动人力物力,对地质现象,按需要与可能,有选择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反复进行调查研究,并指导、管理和促进调查研究,以期有利于生产的科学技术工作。其目的是要查明地下物质的结构,特别是有用物质,包括地下资源和其他有用物质存在的状况; 掌握以及运用有关一切地质现象的自然规律,来满足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 《地质辞典》 ( 地质出版社,1983) 将其解释为 “运用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手段对客观地质体进行调查研究,经济有效地摸清地质情况和探明矿产资源的工作”,有一定的局限性。
“地质勘查”的含义较 “地质勘探”更为广泛,是指涉及野外实地调查、施工的地质工作,既包括区域性的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工作,也包括具体的点上的地质勘查工作,在涉及工程勘查时一般通用 “勘察”两字。
地质工作的概念和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化,有较大的区别。地质工作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具体内容。就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张炳熹院士在 《我国地质工作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列出了地质工作的 10 个服务领域和众多服务部门。
就地质工作管理而言,1999 年地质工作体制改革以前,地质工作的范畴包括区域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技、地质教育、地质装备生产、地质科技情报、地质图书出版、地质工作管理等广泛的领域。
自 1999 年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以来,在对 “地质工作”的有关论述中不断出现一些新的提法和新的名词,对以前使用的一些概念又有了新的解释,赋予新的或不同的涵义,各方对其的理解和使用存在有较多的歧义。也正是由于对这些名词不同的理解,影响了对 “地质工作”规律的认识,影响了地质工作定位的认识。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地质工作的范畴有了新的调整。地质装备生产逐步走向社会化。随着全国主要地学高等院校的合并和重组,地质教育已走向社会化,一般情况下不再在各类文件上专门提到地质教育。目前对地质工作的理解一般只包括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地质科技等内容。
国土资源部组建后,在国土资源部正式文件中往往以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国土资源信息工作、国土资源科技工作、国土资源人才培养等来覆盖地质调查、地质科技、地质教育、地质科技情报等工作。

地质工作的基本概念

6. 国外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本判断

不同国家由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丰缺程度不同,其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也不尽相同。但是各国的地质工作都明显地表现为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任何国家不论其政治制度和经济体制如何,也不论其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有一支专业化队伍从事公益性地质工作,国际上通常叫做地质调查局(所),其所从事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一般是指非盈利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目的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追求的是社会效益,因此这类地质工作需要政府出资来完成。二是随着各国工业化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矿产资源的全球化,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同时,新方法、新技术的发展也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商业性地质工作逐渐取得了重大突破。这项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国家规划和政策指导下,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盈利性的矿产勘查活动,一般由社会出资人投资,“谁投资、谁受益”。三是商业性矿产勘查是地质工作的主体,地质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通过商业性矿产勘查体现的。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把矿产勘查作为大矿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而加以高度重视,政府、企业、市场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作用、互为影响。因此,商业性矿产勘查的发展对世界各国地质工作体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地质工作体制是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分体运行,对于地质调查机构来说,政绩要求不在于本身出多大成果,找到多少矿,而在于以地质调查为主要手段,为矿产勘查提供有效服务。世界各国因国情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对矿产勘查的态度和要求也是不同的。在国内矿业不够活跃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在本国公司活动极少的地区,推出矿产勘查计划,进行初期阶段的勘查工作,为企业矿产勘查提供新理论、新数据、新知识,促进其国内矿产勘查市场的发展。各国情况不能一概而论,而且具体的运行机制也是具有各国特色的。

7. 尊重地质工作规律,正确处理地质工作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在地质工作管理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在地质工作决策与规划中,要处理好需要与可能的关系
前已论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所需矿产资源做出的战略决策和规划部署,一定要建立在我国地质特点和矿产分布规律的基础上。把需要与可能科学地结合起来,是决策者尊重地质工作学科规律的体现。
二、在地质工作计划与管理中,要处理好点与面、进与退、短期与长期的关系
在地质工作的计划管理中,要做到粗与细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过去我们常说的 “面中求点”、“以点带面”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要避免在点上长期消耗,也要避免在面上战线过长。不同比例尺的工作,不同工作区的选择,要顺应地质工作的学科规律,合理配置,科学部署。对在找矿等具有很强风险性、机遇性的地质工作中,要做到适时进退: 宜进则进,宜退则退。这类地质工作出现反复是正常的,只要地质工作实施得当,质量优良,分析有据,则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因为他们的成果还会被后来者有效利用。一旦最终实现了找矿突破,应该包含着以往的地质工作贡献。一个地质工作管理部门,一个地矿工作机构,对地质工作的点与面、进与退、短期与长期的地质工作布局是否合理,是否优化,是对地质工作学科规律的认识和运用水平的体现,也是地质工作管理水平提高的体现。
三、在地质科学发展中,要处理好专门领域与综合交叉的关系
地质学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的、多领域交叉的学科体系。地质学不断从其他学科吸取营养,提升了探测地球、解释地球、利用地球的能力。今天,世界更是处于一个学科广泛交叉、综合发展的时代,各学科领域都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地质学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新一代的地质工作者应该从国内外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去发现、利用这些机遇,不断扩展地质学的内涵和外延,把我国的地质科学技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地质工作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应用。我国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就提出了矿产综合普查方法,把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手段的综合应用、优化部署、有效实施放到重要地位。 “综合普查”在当时是作为地质部的一项政策提出的,长期以来成为我国矿产勘查的指导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在地质科学研究中,要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迄今为止,人们对地球的认识仍然是很有限的,地质科学仍然具有很强的描述性,获取信息具有不确定性,工作成果或认识具有推论性。在这种情况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使理论与实际地质现象相互印证,以保证地质工作成果的科学性,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地质科学。老一辈地质学家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范,他们既有过硬的野外基本功,又在地质理论的运用和发展上游刃有余。翁文灏先生提出的燕山运动、李四光先生提出的地质力学理论、黄汲清先生早年的著作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单元》、裴文中先生发现的 “北京猿人”、李希霍芬和葛利普 ( 均为我国民国时期地质调查所外籍科学家) 提出的 “震旦系”等,都是地质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经过大半个世纪中国地质工作的实践,证明这些重大的发现和建立的理论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它们在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作,取得了一大批地质工作成果,其中许多找矿成果、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成果,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陆相生油论、大庆油田、金川镍矿等一大批大型超大型矿产地的发现、三峡大坝选址的工程地质勘察、辽西热河生物群和中国黄土研究等。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某种偏离地质工作学科规律的倾向,出现一些数据少、结论大、名词新颖、有轰动效应、无坚实基础、难以经受历史考验的虚高成果,这是地质工作特别是地质研究中理论严重脱离实践和学术上浮躁的表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科学理论,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是我国当前地质学发展必须强调的一个基本方向。
五、在地质科学学术创新中,要处理好学派发展与科学家合作共进的关系
文艺界 “百花齐放”、学术界 “百家争鸣”,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方针,对我国文艺与科学的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这项方针对地质科学的学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地质学的描述性、过程的复杂性和难以再现性、信息的不确定性、认识的反复性等,要求对地质问题的研究有更多的观点、更新的思路,要通过争论、对比、完善,再争论、再对比、再完善……这样一种学术发展机制来解决问题。历史上地质科学的许多对立观点,对地质工作和地质科学的发展都曾发挥过重要的推动作用。我国一些著名的地质学派,对我国地质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这是毋庸置疑的。在回顾我国地质学术发展历程中,若能大力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时,地质学术领域思想活跃、欣欣向荣、成果丰富、人才辈出; 行政对学术发展进行的干预,不仅挫伤了部分科学家的积极性,而且影响了地质科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地质科学领域,应长期执行党的 “百家争鸣”的方针。
正是基于地质科学的学科规律,学派之间既要充分争鸣,也要合作共进。一个重大的地质问题,一时可能很难证明谁完全掌握真理,可能是有的掌握得更多一些,有的掌握得较少一些而已,相互之间仍然有可借鉴的空间。从地质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不同学术观点的相互 “争鸣”和相互 “认同”是学科发展的推动力。通过 “争鸣”,把各方面的事实、观点、矛盾阐述清楚; 通过 “认同”,吸取不同学派的合理部分,把对地质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我国年青一代的学派领袖和学术带头人,应具备既敢于争鸣,又敢于认同的科学家品质。

尊重地质工作规律,正确处理地质工作管理中的几个关系

8. 地质工作的部署与实施应遵循科学规律

一、地质工作要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
地质工作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地质工作必须坚持调查与研究相结合,调查与研究相结合是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一条基本工作原则。地质调查与研究相脱节的问题,是在我国地质工作发展的进程中,往往将地质勘查队伍作为与工厂相同的生产单位对待和管理,在队伍体制、管理体制上人为地将地质工作中的调查与研究分割开来,对这种源于计划经济体制的调查与研究分离的现象,只能在实践中,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逐步解决。
随着地勘队伍体制改革的推进、地质工作的发展、地勘队伍技术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高学历地质技术人员比例增加,以及地质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 ( 研究员、博士) 深入到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的实践中去,极大地提高了地质工作的水平。
实践表明,实现地质工作调查与研究相结合,需要在对地质工作认识的观念上、在地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在人员队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上有创新性的转变,而这些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必须正确认识地质工作是科学工作,不是简单的生产性劳动; 需要把地质科研人员 “推向”地质工作的主战场,为他们创造条件,野外工作需要他们,同样他们更需要到野外去工作; 要将 “一把土”、“一块石”、“一个点”的地质科学研究转移到踏实的野外调查研究中来。同时要加强对野外第一线技术人员的在职培养,将野外调查的具体工作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在实际工作中培养、提高地质技术人员的水平。依托地质调查项目培养人才,将科研院校的地质教学和科学研究纳入地质调查工作中,是逐步扭转研究与调查脱节的好途径。
二、地质工作的部署与实施要遵循科学规律
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矿产赋存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定要把我们全盘工作置于已知地质规律的基础上。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因而,在部署和实施地质工作时,应该认识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遵循科学规律。
地质工作部署要解决 “需要与可能”的矛盾。由于地质工作的对象是地球,地域特点决定着地质工作的区域特点,因而在部署每一种地质工作时,都需要认真研究区域地质条件及其特征。而地域的差异、地质条件的差异是 “永恒的”,必须遵循科学规律,从需要和可能出发部署地质工作。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宏观决策上违背地质规律的部署将会给国家经济造成重大损失。20 世纪中后期我们提出过要 “扭转北煤南运、南磷北调”的口号。在具体工作部署中就出现了不顾区域特点、不顾地质条件的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的铁矿会战、南方找煤、北方找磷。在具体工作实施中 “会战”形式就体现了领导层的决心,但事与愿违,成果有限,与人们的愿望和实际需求差之甚远。
这样的事例,不但表现在区域的差异上,同时也表现在对地质条件的认识上。当国外在寻找绿岩带金矿、卡林型金矿上有了大的突破,我们还没有深入地研究其地质特点的时候,就比较盲目地提出在我国寻找绿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并在全国工作部署时做出了决策,掀起了一股热潮,一时间全国到处都是绿岩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这在客观上阻碍了我国特色的矿床学理论的创新。以后的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地质科学规律,通过实践才能有所创新。成矿系列和成矿体系理论的发展就是佐证。
遵循地质工作规律同时表现在地质工作的具体安排和操作上。地质勘查工作“以钻探为纲”,就是不了解地质工作的特点和认识规律造成的。指挥者将地质工作完全视同为生产,将考核的指标单一地确定为钻探工作量,不顾地质条件,不顾地质的需要、可能和施工顺序,一味以完成钻探工作量作为考核目标,在一个时期内造成极大的浪费,也挫伤了地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而后,在工作部署中有时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地质工作探索性的特点,在矿产勘查中不敢上工作量,特别是不敢上钻探工作量,要求 “孔孔要见矿”,“一孔定终身”。在区域地质调查中一味地要有新的 “重大发现”、“突破性进展”。在全局部署上的 “失误”和具体工作上的不符合科学规律的安排,同样会给地质工作造成重大损失。
三、地质工作的部署与实施要遵循科学程序
地质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地质调查、矿产勘查、水源地勘查、工程勘察、地质环境勘查根据工作目的和工作程度都要按照一定的阶段开展。这种阶段的划分是地质工作者几代人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是经历了困难和挫折的科学提升,以规范、规程指导各专业工作的实施。在正常情况下,地质勘查应遵循以下规律: 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小比例尺到大比例尺,先典型剖面后一般剖面,由面到点和点面结合,先地质物化探后钻探,先实验室试验后生产试验等。
诸如区域地质调查一般是先完成小比例尺调查,逐步开展大比例尺调查。目前我国 1∶100 万、1∶50 万、1∶20 万的区域地质调查已实现了全覆盖,对我国的地质矿产条件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部署 1∶ 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选定的地区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矿产勘查划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和矿山生产勘探多个阶段。
这种科学程序是符合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的思维程序。在特定情况下地质工作可以超越阶段部署,比如在矿产勘查中由普查直接到勘探阶段,一些矿床的边探边采等,但这一类的工作部署也必须在有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实施,不能想当然。
不遵守地质工作程序会产生盲目性,加大地质工作的成本,更会增加地质成果的使用风险。
四、地质工作部署中要处理好基础地质、方法技术和应用地质之间的关系
近年来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受到重视,社会资金大量涌入矿产勘查,在矿产勘查、水文地质等应用地质工作和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勘查技术工作方面突飞猛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矿产资源与地质资料保障。但是,就基础地质及相应的研究工作而言,则仍然相对薄弱,无论是资金强度还是相对比例都很低,所谓的勘查投入不足,是在相对于基础地质工作方面的资金结构性不足。基础地质的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甚至与印度、韩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地质工作程度显得很低; 二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地质基础理论方面缺乏重大成果。例如,我国 1∶5 万地质填图面积为 12 万平方千米,仅为可测面积的 20%,海洋地质调查则显得更为落后,国外发达国家及印度、韩国等已完成 1∶ 20 万海洋地质填图,而我国刚开始两幅 1∶100 万海洋地质填图,差距之大令人忧虑。
地质工作专业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是地质学和地质工作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
五、地质工作的部署与实施要正确理解经济社会效益
地质工作是具有经济和社会属性的工作。特别是矿产勘查工作其经济属性更为突出。因此地质工作要讲求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地质工作特点所决定的,是地质工作历经几百年的发展而仍然具有活力的原因。但是,对于其经济社会效益的理解和认识必须基于对地质工作的理解。不理解其效益特点,就会在部署和实施地质工作时不顾科学规律,盲目追求所谓的经济效益,或者盲目地追求所谓的科学意义。
矿产勘查工作的 “经济形象”在近年来社会上反应最为强烈。矿业权的市场化,直到 “招拍挂”和 “经营矿业权”的发展,将矿产勘查成果变成了注重“权”的经济社会效益,违背了矿产勘查的科学规律和对矿床的认识规律,一味追求所谓的 “经济效益”,极大地损害了地质工作的形象,也挫伤了社会投资者对矿产勘查开发的积极性。
六、科学管理是保证地质工作质量的根本
从本质上讲,地质工作是一项知识性很强的科学技术工作,技术标准是实施地质工作的技术基础,也是保证地质工作质量的技术准则。由于地质工作学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相关技术标准数量大,内容多而复杂。因此,任何一项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都要按已建立的技术标准或规范实施。我国在 “大跃进”和 “文革”时期一度出现忽视和取消技术标准,简化报告编写,对矿产质量缺乏严格把关,甚至提出取消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等情况,造成的损失现在都没有完全消除。那个时期的 1∶20 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的简化,使得具体的区域地质调查地质信息量大幅度缩水,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的可靠性遭到质疑,矿产资源储量信息出现了水分。进入改革发展的市场经济时期以后,一个阶段也曾出现过认为市场不需要严格的技术标准的误区,放弃或弱化了地质工作技术标准。从地质工作规律的角度来讲,基于地质工作是认识性的工作,人们由于思维方式、知识水平、信息积累程度的差异,对相同的地质现象的认识和判断就有差异,技术规程、规范就是力图统一工作方法、内容和技术要求,以保证地质工作的质量。
在我国,建立技术标准是地质工作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 ( 国外主要是行业协会) ,是地质工作技术管理的主要依据,是保证地质工作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地质工作按照科学规律实施的保证。
七、地质队伍素质是保证地质工作质量的关键
由于地质工作主要是依靠人的认识和分析完成的,因此地质工作队伍是知识密集型的集体,是高学历人员高度集中的队伍,人员素质在保证地质工作质量中起着关键性、主导性的作用。近些年来,野外一线技术人员素质的下降必须引起重视。地质工作是实践性、探索性很强的工作,无论在认识上还是信息获得上都需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正如孙大光部长曾经指出的,地质工作出人才大致要在40 岁左右。但是,目前浮躁的情绪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技术队伍,有些年轻的技术人员对技术标准的认识不足,造成地质工作质量的下降。
在建立高素质地质工作队伍、提高人员素质方面,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有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地质专业大学生大量的野外实践,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可以培养地质技术人员的地质情结和大幅度提高野外实际工作能力。在地质工作部署中可同时部署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行 “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地质工作组织方式。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由于地质工作的萎缩,人员素质下滑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地质工作一线技术人员的素质问题最为突出,主要表现在野外观察能力下降、忽视地质研究工作等。除专业素质外,职业道德素质也出现问题。
在现阶段需要加强专业学科队伍建设,特别是建立一支精干的地质基础学科( 地层、构造、岩石、古生物) 、区域地质、矿产地质 ( 分矿种) 专家队伍,体制上要有相应的机构保证,运行上要有稳定的项目支持,管理上要防止急功近利,思想上教育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待遇上需要有所提高。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信息技术深入到地质工作的各专业,渗透到地质工作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因此对在职的地质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学习、再教育的问题也十分迫切。
八、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条件
地质学科的特点和地质工作的属性决定了国际合作与交流是地质工作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地球是一个整体,一个地区的地质发展史是全球地质发展史中的一部分,中国的地质条件与全球的地质构造条件是不可分的,国界并没有将地质构造单元划分开。全球性的特提斯成矿带一直是跨国界的巨型成矿带,阿尔泰成矿带则跨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中国和蒙古。在研究地球发展史时我们不能不关注距离我们很远的澳大利亚,而研究斑岩型铜矿时,我们又不能不研究智利的铜矿带等。这是符合地质工作规律的,世界地质工作的发展史是一部国际合作的历史。
当前经济全球化,更需要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互动。地球的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资源,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首先是资源全球化,必须客观面对矿产资源全球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积极推动世界各国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这就需要从地质工作的发展规律来重新审视我国地质工作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20 世纪 50 年代,中苏合作给我们带来了整套的区域地质 ( 测量) 调查的工作方法、矿产资源的勘探方法和储量体系,为新中国地质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与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了地质合作交流,把先进的地质理论 ( 如板块构造、地球动力学等) 、勘查技术方法、地质工作管理经验等,引入我国地质工作之中,促进了地质工作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以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地质工作走出国门提供了机遇。新形势下我国地质工作的国际化任务更加繁重。
今后,在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中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地质特点和对方的特长,把重点放在战略重点领域上和急需解决的地质问题上或优先发展方向上,发展互利互惠的多边和双边跨国合作与交流活动。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结合我国独特地区的地质条件,创建或发展地质科学理论,培养一批新型地质人才,占领国际前沿领域,提高我国地质科学的地位,使我国尽快由地质大国转变为地质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