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财师职业发展怎么样

2024-05-19 03:38

1. 个人理财师职业发展怎么样

毋庸置疑个人理财师职业发展是非常乐观的:
求职范围非常广泛。理财规划师既可以服务于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也可以DuLi执业,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理财服务(私人理财顾问)。
薪水高。据了解,美国理财规划师的平均年收入是11万美元,香港理财规划师年收入达200多万港元,业内专业人士称,我国理财规划师年收入应该在10万到100万元人民币之间。因此,理财规划师职业“钱”景非常乐观。

个人理财师职业发展怎么样

2. 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意义


3. 做理财的是什么行业

说到理财,很多人认为理财就是钱生钱,比如买房、买黄金、炒股票等。其实这些都属于理财的范畴,但严格意义上的理财,其实叫财富管理,也就是科学合理的规划现在以及未来的资源,做好家庭财务规划,在进行理财的时候要对家庭财务做一个科学的诊断,防控风险。

做理财的是什么行业

4.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未来在哪

你好!

一,利率市场化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会是一个冲击,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利率的差距可能缩小,甚至倒挂,即有的银行的存款利率会高于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其次,这是对所有银行的考验,银行间的差距会拉开。营销能力强、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把握市场趋势的银行会利用利率市场化的机会,合理营销存款和理财产品,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生市场洗牌的现象也未可知。

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法规会是搭配利率市场化而推进的,存款保险制度会优先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也就是说万一银行倒了,钱先赔给存款人,理财产品购买者的债权不在保险之列,债权靠后。理财产品不等于存款的意义也就完全体现了。

三,风险体系建设
这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银行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营销理念和方法的指引和教育,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时应该充分揭示风险;另一方面整个市场要培育理财产品购买者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财有风险,理财不等于存款,了解保本和非保本,预期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这是个长期建设的难点,参考香港电影《夺命金》,可见这不仅是国内银行业的问题。

四,价格差别明显
对于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目前银行对理财产品有不同的门槛限制,比如5万起,30万起,或者只有私人银行的客户允许购买的高端产品。以后,这样的差别会越来越大,低的门槛会更低,高的门槛会更高。低端客户说不定会像上面说的,直接和“余额宝”这样的1元起,随取随用t+0的产品竞争。高端客户会提供更加特色化的服务,也许有一天你听说银行自己买了飞机只为接送客户可不要惊讶。

五,种类增多
目前,理财产品的种类在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QDII型等。近年来,有些银行推出了实物理财产品,比如红酒、火腿、艺术品。以后,实物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大众化。金融投资的标的也会继续扩大,比如随着外汇管制的放松,QDII这样的境外投资型理财产品会加速发展,又比如如果政策允许,可能出现直接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

六,同业通道趋严
现在有些理财产品,通过购买信托、债券、基金的收益权,或者代理销售这类产品,将资金最终投向了高风险区域和方向,比如政府融资平台或房地产行业,其中还出现了同业存款夹层的方式,比如A银行发现理财产品,投资于B银行的同业存款,B银行用这笔同业存款再开展上述业务。这样一来,理财产品的实际风险被隐藏。从去年和今年加强代理销售和同业业务的监管政策来看,比如今年的理财8号文打击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同业通道会更加严格规范,尤其是投向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风险明显低估的理财产品。

七,金融混业
今年年初,又有5家银行获得了组建基金公司的资格。随着银行获得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的牌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会更加注重自身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

八,网络化和大数据
现在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套上大数据的光环。以后的理财产品,网络购买方式会更加便捷,除了自身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外,已经有银行在淘宝试水开网店买理财,而且远比淘宝的余额宝来得早,只是宣传没有淘宝官方来得凶猛。但肯定是的今后的战场会烧到网上,也许会出现各家银行的产品互相比价的平台。

谢谢!掌富宝|二手信托流转平台 很高兴为您解答!

5.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未来在哪?

做过银行零售客户经理的人飘过···
偶觉得你是担心自己工作的持续性,害怕现在热门的职业以后衰落下岗。
谈谈我的看法:
1、对支付宝销售渠道感兴趣的多是没啥钱的小客户,真正的有钱人要么有自己的投资渠道,要么就去银行享受高端服务,银行的高端服务不仅仅是软服务、贵宾特权这些,更多针对高端客户的理财产品,300W、500W甚至1000W起,都是经过银行后台产品经理等人精挑细选、衡量风险收益之后推荐给客户,这些是支付宝理财不能提供的。
2、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这个职位啊,我觉得积累经验挺好的,尤其做零售,尤其做贵宾,接触的都是资产一定量以上的人,属于社会中资产比较中上层的人,做一段时间看人能力大大提高,受到熏陶自己的各方面真的也会有提高。抗压能力大大提高,忽悠能力也大大提高。终归是销售,培训鸡血打的再好,心理调节做的再多,本质也就是一名销售,还是需要相当的忽悠能力。
积累资本也挺好的,作为初入社会者,销售是诸多职业中基本最赚钱的一种,金融是诸多行业中基本最赚钱的一种,钱生钱肯定最快了~银行比起保险、证券等,又稳定、福利又好,做银行的销售,光鲜亮丽,又赚钱。银行说到底是铁饭碗,不会主动开除人的。不用担心下岗,要担心的是你自己的职业规划。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未来在哪?

6. 理财产品将会往什么方向发展?

1月17日,央行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并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指导意见》一旦正式出台,将为金融机构资管业务规范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有望告别“野蛮生长”时代,逐渐回归本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金融消费者。
一、正本清源推动资管业务规范发展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资管业务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攀升,在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优化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也存在部分业务发展不规范、监管套利、产品多层嵌套、刚性兑付、规避金融监管和宏观调控等问题。因此,《指导意见》的出台,旨在统一同类资管产品监管标准,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资管行业良性发展。
《指导意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严控风险的底线思维,防止金融风险跨行业、跨市场、跨区域传递。
二是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目标,既充分发挥资管业务的投融资功能,又严格规范引导,避免资金脱实向虚。
三是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管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
四是坚持有的放矢的问题导向,针对资管业务的重点问题统一标准规制,对金融创新坚持趋利避害、一分为二,留出发展空间。
五是坚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防范风险与有序规范相结合,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合理设置过渡期,加强市场沟通,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指导意见》共29条,按照产品类型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和监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确立资管产品的分类标准。资管产品根据募集方式不同分为公募产品和私募产品两大类,根据投资性质不同分为固定收益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混合类产品四大类,分别适用不同的投资范围、杠杆约束、信息披露等监管要求,强化“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投资者”理念。二是降低影子银行风险。引导资管业务回归本源,资管产品投资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当遵守金融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限额管理、风险准备金要求、流动性管理等监管标准,避免沦为变相的信贷业务。三是减少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应加强流动性管理,遵循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管理要求,加强资管产品和投资资产的期限匹配。四是打破刚性兑付。资管业务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管理部门对刚性兑付行为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五是控制资管产品的杠杆水平。结合当前的行业监管标准,从负债和分级两方面统一资管产品的杠杆要求,投资风险越高,杠杆要求越严。对公募和私募产品的负债比例(总资产/净资产)作出不同规定,明确可以分级的产品类型,分别统一分级比例(优先级份额/劣后级份额)。六是抑制多层嵌套和通道业务。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对各类金融机构开展资管业务公平准入,金融机构切实履行主动管理职责,不得为其他金融机构的资管产品提供规避投资范围、杠杆约束等监管要求的通道服务。七是切实加强监管协调。强化资管业务的宏观审慎管理,对同类资管产品按照统一的标准实施功能监管,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行为监管,建立覆盖全部资管产品的综合统计制度。八是合理设置过渡期。充分考虑存量资管业务的存续期、市场规模,同时兼顾增量资管业务的合理发行设置过渡期,实施“新老划断”,不搞“一刀切”,过渡期自《指导意见》发布实施后至2019年6月30日。
从总体上看,《指导意见》原则明确,有的放矢,将风险防范放在突出地位,重点关注前期资管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乱加杠杆、多层嵌套、刚性兑付等问题。首先,将治理重点放在资管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监管套利行为,统一同类资产管理产品监管标准。其次,禁止多层嵌套行为,资管业务在开展过程中只允许一层嵌套,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第三,强调打破资管行业存在的刚性兑付问题,鼓励理财业务净值化管理,引导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本质。第四,规范金融科技在资管业务中的应用,对于智能投顾的应用提出资质要求。同时,在规范资管业务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给予业务调整足够的过渡期,合理引导市场参与者的预期。
近年来,银行资管业务借助理财资金体量优势和成本优势发展迅速,成为资管业务中规模最大的参与者,券商、信托、基金等资管业务的发展得益于银行对于通道的需求。长期以来,资管行业发展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利用监管规制不同,寻求监管套利。在各类资金中,追根溯源,来自银行的资金占比较高。《指导意见》将规范通道业务作为治理重点,禁止多层嵌套,这将首先对银行资管业务产生重要影响。
从银行资管具体业务来看,保本理财业务的开展将会受到影响。《指导意见》要求资管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保本理财可能面临重新定义,或将其纳入存款产品范畴。产品类型上,现存绝大部分理财产品为预期收益型。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净值型理财产品可能会快速增加,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主流。这对于银行资产管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银行应具有较强的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研究能力。对中小银行而言,未来挑战较大。打破“刚性兑付”也要求银行在开展业务时与投资者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合理引导投资者预期。
从银行资管业务的资产配置角度看,银行前期大量开展的委外业务虽然没有被《指导意见》完全禁止,但是多层嵌套的业务将面临清理。同时,《指导意见》还对期限配置问题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每只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需要单独管理、单独建账、单独核算,合理确定资产管理产品所投资资产的期限,加强对期限错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滚动发行、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特征的资金池业务被彻底禁止。
资管业务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从长远看将利好广大投资者。面对“刚性兑付”被打破,投资者要认识到,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投资理财时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
二、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未来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明确了资产管理业务的定义:资产管理业务是指银行、信托、证券、基金、期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等金融机构接受投资者委托,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为委托人利益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委托人自担投资风险并获得收益。资产管理业务是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金融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出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垫资兑付。金融机构不得开展表内资产管理业务。
新定义的出台对于当前银行理财市场的冲击较大。截至2017年三季度,保本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仍然超过5万亿元,市场需求程度较高,该类产品的禁发必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绝大多数为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实际上,基于维护自身声誉及增强客户黏性的角度考虑,即使某几款产品实际发生亏损,商业银行也会按预期收益率将本金和收益支付给投资者。相应地,当理财产品产生了超额收益时,投资者无从知晓,亦无法获益,这就是所谓的“刚性兑付”。
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显示,银行表外理财业务的综合收益率整体低于表内业务,但由于表外理财业务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边际成本较低、资本占用少等优势,仍受到多数银行的青睐。但一些银行理财嵌套产品结构复杂,底层资产难以穿透,极大地增加了风险传递的可能性,这也是监管层密集发布多项政策规范银行理财发展的原因。随着监管的逐渐趋严,银行理财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也已经出现,譬如“刚性兑付”、“期限错配”、“资金池操作”等,而打破“刚性兑付”的出路是大力发展净值型理财产品。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特点是通过组合投资、风险分散、信息透明、动态估值以及价格的上下波动将风险传导给投资者。此类产品的投资标的是公开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资产,原则上只包括少量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因为此类产品与开放式基金类似,也称为“类基金产品”。根据资产投向的不同,净值型理财产品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货币市场型、债券型、股债平衡型、股票型理财产品。与基金产品不同的是,此类理财产品的开放周期和开放频率可由投资管理人根据市场变化和投资需要灵活调整,不必比照开放式基金每日公布净值及开放申赎,只需要保持定期开放和公允估值即可。
以光大银行一款名为“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为例,该产品存续期达15年之久。具体分析,该产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具有较长的存续期。目前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普遍为短期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看上去很高,但实际到手的绝对收益值并不大,所以此类理财产品并不适合追求长期赚钱效应的老年人。光大银行此款养老计划存续期达15年,是时下投资期限最长的净值型理财产品。
二是保障投资者本金安全。由于是资产管理计划,“颐享阳光养老理财产品”说明书中标明该款产品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开放式理财产品,但该产品设置了目前同类产品中的最高基准收益率,为“银行一年期定存利率+2%”,且收益上不封顶。此外,该产品还设置了较为公平的激励机制:若产品实际投资业绩高于基准收益,光大银行收取超额收益的20%作为管理费;若产品实际投资业绩低于基准收益,光大银行须以本年度累计提取的业绩报酬对两者之间的差额进行回补。
三是确保收益长期稳定。通过上述基准收益率及激励机制的设立,光大银行此款养老计划能保证较长时期内的稳定收益。从每个月公布的实际收益率看,该款产品实际录得年化收益率为6%~10%,远高于CPI,能稳定抗击通胀。
净值型理财产品对市场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而言,相比较目前主流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银行主动管理净值型理财产品拥有以下几点竞争优势。
一是更高的潜在产品收益。从大环境看,由于国内经济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速中等、货币政策保持“不紧不松”的局面将成为新常态,各类标准化金融资产价格在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的环境下有望呈上涨趋势,有利于主动管理净值型理财产品将资本利得转化为投资者收益,从而比单纯依赖资产利息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更具吸引力。
二是更灵活的差异化或分层产品设计。引入主动管理后,银行可以根据投资者不同的风险偏好,通过杠杆率设置、套期保值方案和比例的差异化,设置出风险等级不同的净值型理财产品,甚至可以为高端客户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专属的交易结构和投资策略。
三是更专业的跨境、跨市场类产品运作。随着国人对外币资产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美元趋势性走强,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对外币理财、跨境及跨市场类产品的需求愈发旺盛,银行有必要为这类投资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然而传统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由于存在隐性的“刚性兑付”,外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较低且存在汇率波动风险,因此,商业银行一般很少将其设计为外币理财产品,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则无上述隐忧,
净值型理财产品的设计代表着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对超额收益的处理上,部分银行倾向于与投资者共享,而另一部分银行则倾向于将全部超额收益归投资者所有。这两类产品的出现打破了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封顶的固有模式,投资者可能到期录得比预期收益率更高的实际收益率,这在以往的案例中绝无仅有。
当然,超额收益同时预示着更高的潜在风险,投资者在追求超额收益的同时,也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本金损失的潜在风险。对于整个理财市场来说,此类产品的出现拓宽了理财产品梯队建设,活跃了目前相对沉静的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市场。
三、多维分析银行理财产品的现状和未来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与个人理财意识的逐步觉醒,银行存款与国债已经不再是多数居民利用闲散资金投资理财的唯一选择,各类理财产品的种类和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态势,使居民有了更多的理财选择。虽然各类理财产品“乱花渐欲迷人眼”,但银行理财产品依然是大多数居民的优先选择。
(一)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不断增长
近十年来,银行理财产品无论是品种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增长迅速。《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为29.0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了5.55万亿元。
从2017年起,随着金融业整体“去杠杆”政策的逐步落地,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监管力度加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规模增速放缓。截至2017年6月底,全国共有55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理财产品数8.58万只;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8.38万亿元,较年初减少0.67万亿元。
2014年下半年~2015年6月的股票牛市吸引了大量资金进入股市,理财产品的吸引力下降,发行数量增速下滑;2015年6月股灾开始,直至2015年末,这期间人民银行一直采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理财产品收益率相对较低,发行数量震荡下滑;2016年全年,股市小幅波动,货币政策依然保持宽松,

7. 理财业务的现状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总体发展特点据统计,2005年我国人民币产品才121只,外币产品566只;2006年理财产品实现了几 345只,外币产品744只;2007年产品的发行数量和规模都呈现出爆发性的增长,各大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剧增,可以说见证了我国资本市场和理财市场的全面繁荣,充分体现了我国居民经济活动的活跃。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了三个方面的整体特点:第一,人民币产品的投资价值显著高于外币产品;第二,股票、混合类产品的投资价值高于其他类别产品;第三,中资银行的人民币股票、混合类产品全面超过了外资银行,但是中资银行以数量取胜,外资银行更注重产品设计和适销对路,中资银行产品的收益和风险指标明显落后于外资银行。(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不足之处据近期数据显示,受次贷危机影响,国内理财市场面临的难题日益显现:理财产品出现了大面积的低收益、零收益,甚至是负收益现象,不仅中资银行暴露出产品设计方面的缺陷,外资银行的产品也表现出结构设计越来越复杂,产品的投资价值却越来越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具体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以下问题:1.银行理财产品多为较为初级的重复性产品,设计缺乏差异化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同质性很强,且真正适合理财服务的品种不多。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把握市场脉搏能力相对较弱,尚未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团队系统深入地研究整个资本市场、理财市场和客户的产品需求,因此缺乏设计差异化并富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在许多理财产品开发中,银行只是运用网络优势、营销优势和政策优势,与合作方进行对接,是理财产品业务链中下游的关系,只是一个管道和平台,产品附加值极低,主动权始终掌握在他方,而银行只从中获得极低的代理费。2.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由于国内银行市场化运作的时间较短,加之市场上金融工具相对缺乏,使得现阶段商业银行对复杂金融产品的对冲交易能力欠缺。很多银行在发售自己的理财产品时,并没有将产品结构拆开,自己到金融市场中独立操作,获取更大的利润,而是连同自己的存款以及结构产品打包一起与外资交易对手平盘。结果,不论我国商业银行推出何种理财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只相当于外资银行的零售终端而已。由于我们商业银行未能直接参与市场,组合衍生产品的能力与外资银行相比较弱,因此只能被动的接受外资行的报价。3.理财产品的信息不对称,对产品风险的提示不够虽然产品说明书中均对可能面临的风险作了比较详细的揭示,然而银行许多营业网点没有在明显的位置张贴风险提示公告,而且少部分营销人员只强调收益不强调风险的行为更会导致客户的不满,引发许多纠纷,对银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此外,许多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依旧不到位,产品售后服务跟不上,无法定期给客户发送理财产品对账单和公布理财产品净值,缺乏相应专业人士对产品进行分析,因此,当理财产品收益低于储蓄存款税后收益时,投资者存在普遍的不满情绪,投诉等情况经常出现。所以在鼓励银行产品创新的同时,也要做好投资者风险教育,投资者应当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理性选择相应产品。

理财业务的现状

8. 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未来在哪

你好!

一,利率市场化

首先,利率市场化对理财产品会是一个冲击,存款利率和理财产品利率的差距可能缩小,甚至倒挂,即有的银行的存款利率会高于其他银行的理财产品利率。其次,这是对所有银行的考验,银行间的差距会拉开。营销能力强、有效满足客户需求、把握市场趋势的银行会利用利率市场化的机会,合理营销存款和理财产品,加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发生市场洗牌的现象也未可知。

二,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和银行破产法规会是搭配利率市场化而推进的,存款保险制度会优先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也就是说万一银行倒了,钱先赔给存款人,理财产品购买者的债权不在保险之列,债权靠后。理财产品不等于存款的意义也就完全体现了。

三,风险体系建设
这是两方面的,一方面银行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营销理念和方法的指引和教育,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时应该充分揭示风险;另一方面整个市场要培育理财产品购买者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财有风险,理财不等于存款,了解保本和非保本,预期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区别。这是个长期建设的难点,参考香港电影《夺命金》,可见这不仅是国内银行业的问题。

四,价格差别明显
对于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理财产品。目前银行对理财产品有不同的门槛限制,比如5万起,30万起,或者只有私人银行的客户允许购买的高端产品。以后,这样的差别会越来越大,低的门槛会更低,高的门槛会更高。低端客户说不定会像上面说的,直接和“余额宝”这样的1元起,随取随用t+0的产品竞争。高端客户会提供更加特色化的服务,也许有一天你听说银行自己买了飞机只为接送客户可不要惊讶。

五,种类增多
目前,理财产品的种类在债券型、信托型、资本市场型、挂钩型、QDII型等。近年来,有些银行推出了实物理财产品,比如红酒、火腿、艺术品。以后,实物理财产品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新颖,越来越大众化。金融投资的标的也会继续扩大,比如随着外汇管制的放松,QDII这样的境外投资型理财产品会加速发展,又比如如果政策允许,可能出现直接投资股票的理财产品。

六,同业通道趋严
现在有些理财产品,通过购买信托、债券、基金的收益权,或者代理销售这类产品,将资金最终投向了高风险区域和方向,比如政府融资平台或房地产行业,其中还出现了同业存款夹层的方式,比如A银行发现理财产品,投资于B银行的同业存款,B银行用这笔同业存款再开展上述业务。这样一来,理财产品的实际风险被隐藏。从去年和今年加强代理销售和同业业务的监管政策来看,比如今年的理财8号文打击的非标准化债权资产,同业通道会更加严格规范,尤其是投向不符合国家政策导向、风险明显低估的理财产品。

七,金融混业
今年年初,又有5家银行获得了组建基金公司的资格。随着银行获得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的牌照,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会更加注重自身不同业务之间的整合。

八,网络化和大数据
现在似乎什么东西都可以套上大数据的光环。以后的理财产品,网络购买方式会更加便捷,除了自身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外,已经有银行在淘宝试水开网店买理财,而且远比淘宝的余额宝来得早,只是宣传没有淘宝官方来得凶猛。但肯定是的今后的战场会烧到网上,也许会出现各家银行的产品互相比价的平台。

谢谢!高搜易财富(www gsycf.com)很高兴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