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孝廉”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2024-05-17 12:53

1. “举孝廉”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孝』取孝敬父母之意,『廉』则指清政廉明,『举孝廉』,即孝子廉官经过政府层层选拔,直接进入中央政府为官的制度,是汉朝察举制度下招揽人才的主要方式。

汉武帝为加强君主专职中央集权,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为人立身以孝为本,任官从政以廉为方。
针对以上思想,董仲舒遂向汉武帝推荐举孝廉选拔官员的察举制度。举孝廉成为汉代察举制度最具有代表性的科目,为汉朝选拔了一批名臣武将,影响者大汉政权的发展。
但察举制度发展至汉朝后期,党派垄断地方势力,地方豪门把持举孝廉名额,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
曹魏政权选拔官员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士族势力逐渐强大,尤其两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达到鼎盛,控制着朝政,严重制约了皇权,此时察举制度成为皇权专治最大的绊脚石。
隋唐两朝,为加强君主专制,减弱门阀士族影响,开创科举制度选举人才,宣布着实行了八百年之久的察举制度的衰亡。


孝道的重要性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度,统治贵族爵位俸禄为家族继承制,官职由父传子,世代相传,高度控制着朝政大权。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位制』,秦法规定,


商鞅瓦解了贵族长期垄断政治的局面,无论贵富贫贱均可通过战功封爵。
古代历朝历代变法,不仅涉及治国方针的调整,更涉及贵族利益的再分配,这是历朝改革受阻的直接原因。


秦帝国统一六国之后,推行『法家』思想,依法治国,企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结果使秦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秦政权迅速走向灭亡。
汉代统治者总结前朝教训,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开始选择『儒家思想』统治天下。
其中“以孝治天下”是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三纲五常』被纳入封建统治体系,成为封建君主专治的统治思想。
『孝』与『侍君』联系在一起,相辅相成,成为传统中国社会政治领域统领性的道德意识。

《孝经》作为儒家专述孝道的一部著作,区区两千字,却多次提及『行孝道,便可治天下』理论,可以推论,儒家提倡的孝道思想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论语》中记载,孔子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思想,用以禁锢人们思想,具有封建性质,历代统治者正是通过大力宣扬孝道思想,实现封建统治的稳定。

“举孝廉”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2. 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在做官之前,先是被地方乡绅举为孝廉。那么,古人选举官吏之前,为什么先要“举孝廉”呢?

这要从我国传统文化说起。儒家思想向来推崇“百善孝为先”。也就是说,一个好人首先要孝顺父母。一个好的官吏,当然更要有一颗孝顺之心,有了孝顺之心才会视百姓如衣食父母。

而孝廉比孝顺更重要,孝廉是既要孝顺,又要廉洁。一个官吏如果一不孝,二不廉,你想想怎么会当好政,用好权。

所以,我们从选拔官吏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我们的老祖宗是多么有智慧。

3. “举孝廉”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汉王朝的“以孝治天下”实际上是“以孝道治天下”,是道家思想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
“以孝道治天下”的思想起源于道家的“法先王”思想。
“道”的本意,应该就是“人类族群行进过程中为首的……”意思,通俗的说法就是“人王”,根据族群的大小,可以称之为“酋长”(诸侯国国君)、“部落联盟首领”(天子),所谓“贫道”与“寡人”、“孤”实际根源是一个属性。

所以“道家”的本初含义,就是“领袖之家”,这种思想,就叫“法后王”。
主张“法后王”的代表人物是道家法派的韩非子,秦始皇采纳了他的意见,对主张“法先王”的传统道家道派方士进行了全面清洗,无情地予以坑杀,后来道家道派的学生儒家掌握话语权之后,不再称呼他们为道家,而创造了“法家”这一崭新称呼。

与道家“法后王”的思想相对的,则是“法先王”的思想,这是因为人类族群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不少的历史记忆,那些以前的领袖后裔,也得到追封,后来的帝王以表明自己“不忘根本”,这实际上使道家又成为“祖宗之家”。
如老子和孙子的祖国陈国,就是因为他们是大舜的后裔而得以封国。
宋国得以获得册封,是因为他们是殷商后裔,虽然战败仍然有其一席之地。

“举孝廉”是在“法先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挥,历史上“王”的思想可以被传承,辅佐“王”的手下的理念也可以得到传承,所谓“老子英雄儿好汉”,“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样就自然由“法先王”走向了“举孝廉”。
“举孝廉”实质上是“法先臣”,也就是“接班制度”,所以对官员的起码要求就是要尊重祖先,要“孝”,这就可以证明他不忘根本,才能可堪大用。

“举孝廉”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为什么都很注重孝道?

4. 汉朝实行孝廉的选官制度,那么所谓的孝子真的能把国家治理好吗?

首先汉代的选官制度并非是以孝廉为主,而是以察举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孝廉只是察举制中的一部分考量,并不是选官的全部依据。察举制选官中除了考察孝廉外,还要考察被推举者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不存在贪污受贿的情况之下,察举制选出来的孝子是有将国家治理好的能力的。

察举制作为汉代固定的选官制度,其选官方法是通过地方或中央官员推举,再由中央考核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诞生于汉文帝时期,《汉书》中有记载:汉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召,命地方官员推举人才,但那时推举上来的人才需经汉文帝本人亲自考核。之后经过不断的发展,察举制逐渐分成两个考察方向,分别是:常科和制科,常科的考察包括:孝廉、茂才、文学等方向;制科则是:明经、明法、治剧、兵法、阴阳等方向,由此可见在汉代你只孝顺廉明也是很难当官的。

但是孝廉也确实是察举制中的重要一环,因为在汉代皇帝认为“忠臣必出于孝子之家。”因此在察举制当中孝廉的考核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察举制的各方面考核,加上秉性纯孝,忠义,这样的官员也不失为一个好官。但是察举制选出好官也仅限于不发生腐败的情况之下,若是推举者收了好处又推举上一个贪官,那么察举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目的,因此察举制的进行需要在一个十分理想的环境中,才能选出既有才又孝顺廉洁的人。

但若真的通过察举孝廉,选举出一些有大才的孝廉之子,也是一定能将国家治理的更好。

5.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采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6. 古代的孝,有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嚣,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7.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 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采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8. 孝子就能当官吗?请问汉朝“以孝廉入官”的产生原因及主要内容是什么呢?

先秦以前的政治是贵族政治和精英政治,国家的权力部门由贵族和精英控制。所谓贵族就是指王室子弟、将相子弟;所谓精英则是各学派的精英人物。贵族子弟占据了大部分权力部门,精英则是自荐或者他荐,得到国君赏识后,委以职务。汉朝建立后,贵族政治渐渐瓦解,治国理政的人才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入权力部门。当然被举孝或者举廉的人,大部分还是贵族子弟,寒门子弟很难被“举孝廉”!

孝是指孝顺父母,对长辈恭顺;廉是指办事廉正。儒家认为对父母孝顺的人自然对国君忠诚,办事廉正的人必然秉公理政,孝与廉都是美好的品德,具备美好品德的人为官,上可为皇帝分忧,下可为百姓办事。当然除了品德外,还需要有才能,举孝廉的人只是获得了考试的资格,通过考试后,根据才能任官任职。如果通不过考试,那么也当不成官,成不了吏。

举孝察廉原为察举二科,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即举孝举廉各一人。在两汉通常的情况下,孝廉则往往连称而混同为一科。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被举孝廉的人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察举之后,是否选得其人,还要经过考试,而后才能量才录用。郡国岁举的孝廉,到京师之后,要依其科目与被举人的学艺不同,由公府分别加以考试。

并不是所有孝子跟廉人都有资格被举荐,每个郡举荐的名额是有限的。人口满二十万的郡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以此推之;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举孝廉是一种政治待遇和权力,各郡都会把握这个机会,推荐的人才那怕是贵族子弟,但是能力还是有的。

被举孝廉后且通过考试的孝子廉人任用升迁情况:在中央以郎署为主,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的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举孝廉前期还有作用,后期就成为世家门阀的特权。东汉末年,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曹操执政后,就一改举孝廉制度,采用自荐或他荐的精英人物为官吏。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