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效应的决定因素

2024-05-18 20:04

1. 财富效应的决定因素

既然有这么多国家的繁荣是受益于移民,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对移民进行重重限制呢?因为移民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财富消费者,同时还会对迁入国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就业带来影响。移民是否受到欢迎,关键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果移民的财富创造能力大于其财富消费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把他称为产品剩余的提供者,也就是区域财富的净贡献者。反之,移民就是迁入地财富的净消耗者——只有这个国家面临需求不足,且移民携带足够货币资产的情况下,财富净消耗者的迁入,才是有益的。其二,即使是剩余产品的提供者,还要看这些新移民的生产效率是否高于迁入地区的人口边际生产力,以及环境、基础设施承受能力。如果新移民的预期劳动生产率大于其消费能力而低于迁入区的人口边际生产力,那么其迁入人口的财富效应就是增加该地区的总量财富,但是会降低该地区的人均财富。如果短时期内的迁入人口不能很快就业,或者超出了迁入城市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承受能力,就会降低原有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即便是没有超出环境和基础设施承受范围,也没有降低迁入地人均财富,移民也能够找到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发达国家还是会限制很多移民。原因是,移民可能会与当地居民竞争就业机会和自然资源,降低平均工资等等。

财富效应的决定因素

2. 财富效应的作用

通过这种效应有可能影响总需求的扩大或缩小。当财富持有者为偿付其他债款或为筹资购买急需品而向商业银行借贷时,总资产和总负债依然没有发生变化,货币存量的增减也并没有带来公众持有财富的变动。但是,这种财富效应肯定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当财政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印发新的钞票或者以财政部有价证券为交换,为在银行取得新的存款而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存量增加。此时,由于财政部将钞票支付给公众或者将存款转交给公众,其结果是公众手持货币量增加,但未失去其他资产。这种财富效应会直接带来商品需求的上升。货币存量变动的财富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是构成财富的各种资产的结构变化,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产生财富的增减。但无论哪一种效应,都会带来总需求的改变,这也正是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赖以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论据。

3. 财富效应

财富效应指人们资产越多,消费意欲越强。这个理论的前提为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 21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示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示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 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 ,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 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 。

财富效应

4. 财富效应的研究表明

但是研究表明,移民的进入由于存在着人才就业结构的交错,并没有显著增加人口输入国的失业率。移民还有可能因为促进了国际贸易而增加了所在国的就业机会。通过研究我认为至少移民增加数量同失业率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关系。而另一项对1991—1995年间15个欧洲国家的实证统计分析则表明,一国的人口通过移民输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会带动其GDP增长1.25%-1.5%。总而言之,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理论的研究都表明,移民对于迁入而言,绝大部分情况下意味着财富的增加。尽管发达国家对待移民进行越来越多的限制,主要选择那些高素质人口、技术携带者和资本携带者,但是历史将证明,这种排斥劳工的做法对于上述国家的财富增长未必是有益的。

5. 财富效应的概述

当中央银行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利用公开市场操作,向私人部门购进政府债券,这样会使得社会现金资产增加,债券资产减少,这改变的只是财富的构成,但财富持有总额未变。同样,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也会得出相同的结论。尽管如此,通过这种效应有可能影响总需求的扩大或缩小。当财富持有者为偿付其他债款或为筹资购买急需品而向商业银行借贷时,总资产和总负债依然没有发生变化,货币存量的增减也并没有带来公众持有财富的变动。但是,这种财富效应肯定会引起总需求的变化。当财政部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取印发新的钞票或者以财政部有价证券为交换,为在银行取得新的存款而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存量增加。此时,由于财政部将钞票支付给公众或者将存款转交给公众,其结果是公众手持货币量增加,但未失去其他资产。这种财富效应会直接带来商品需求的上升。货币存量变动的财富效果大多数情况下是构成财富的各种资产的结构变化,只有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才会产生财富的增减。但无论哪一种效应,都会带来总需求的改变,这也正是某些西方经济学家赖以说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个论据。

财富效应的概述

6. 财富效应的概念

广义的财富效应是指涵盖了所有财富的更为广泛的概念,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质上能满足你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财富;精神上能让你愉悦舒畅的就是财富。 50年代的“财富”是激情:中华儿女们豪情澎湃、高歌猛进,金钱是多余的羁绊!70年代的“财富”是斗争:斗出一片火红的天,金钱是一种锻炼觉悟的战场!80年代的“财富”是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金钱挤进了发展的硬道理!90年代的“财富”是组合: 忙碌发展的中国在创造、在变革、在试验、在组合各种被解放的元素们,金钱是组合品的标志!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真正的财富=观念+时间,成功者知道一百个失败的原因同时知道一个成功的方法,失败者知道一百个失败的原因却不知道一个成功的方法。在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归属感、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等等,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种不以实际物质计量为单位的财富,其财富效应更加明显,更有财富传导和控制效应。

7. 财富效应的实现途径

其前提是人们的财富及可支配收入会随着股价上升而增加。因此,人们更愿意消费。财富效应说明的是资产(如股票、债券、不动产)价格的变化如何影响消费,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实现的:1 )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持有的资产的名义总额增加,财富的增长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从而消费增加;2 )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公众对未来的收入的预期增加,按照永久收入假说,未来收入的增长也会促使公众增加对当期产品和劳务的消费。

财富效应的实现途径

8. 财富效应的理论

“财富效应”理论认为,股价上升会刺激消费,过度的消费反过来又会提高公司利润和就业,然后造成通货膨胀。利润的提高使股价继续上升,收入的增加又刺激着对股票的需求。然后股价的上升继续刺激消费,于是在理论的永动机上,整个循环将重新开始。有一种理论要好得多,认为股价对经济作出反应,而不是恰恰相反。根据这种观点,企业家的进取行为创造了能提高生产率的新技术。生产率的提高使收入增加、带来了预期的利润及投资。这提高了就业率,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抬高了股价。这种发展的核心是低税收、稳定的货币、对知识产权的尊重和自由贸易。只要存在这些条件,财富就会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来,股票市场也会有好的表现。这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财富效应起了作用,我们应该能看到股价上扬与消费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但两者之间几乎不存在什么关系。从1965年到1982年,标准普尔指数平均每年只上升14%,而消费开支的年增长率从7.5%上升到了12%。1981年以来,股票价格上升了约1200%,而消费开支的增长速度实际上有所减缓。如果财富效应的确存在的话,那么它竟然隐藏了近40年,直到1999年才表现出来。谈到通货膨胀,该理论的证据就更少了。1965年,除食品与能源以外的个人消费减缩指数(减缩指数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又称消除通货膨胀指数)按年率计算增长速度仅为13%。到80年代初,虽然股市萧条,但通货膨胀的年增长速度达到10%。自从80年代初经济繁荣开始以来,通货膨胀率一直在下降,到今年4月,“核心”个人消费减缩指数只比一年前高了1.7%。这一切证据都没有动摇格林斯潘和美联储的其他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