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024-05-04 01:06

1. 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回答      巴西的平原面积比较辽阔,且具有亚马逊河、巴拉那河、圣弗朗西斯科河这几大河系,因此水源比较充足;巴西的大部分地区都属于热带气候(南部的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因此适宜种植热带作物;巴西位于赤道附近,其年平均气温为27°左右,因此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巴西的人口资源较多,有足够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巴西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2. 巴西西南部最适宜发展什么业

您好,亲亲,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该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1.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东南部地区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3.东南部地区临近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海上交通便利。巴西已有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摘要】
巴西西南部最适宜发展什么业【提问】
您好,亲亲,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该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1.巴西东南部人口稠密,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2.东南部地区铁矿和煤矿资源丰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原料;
3.东南部地区临近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海上交通便利。巴西已有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回答】
扩展
圣保罗是巴西最大的工业城市,城市工业的形成和发展同圣保罗州的经济密切相关。公元19世纪以前,圣保罗州盛产棉花、稻米和咖啡,所以作为州首府的圣保罗市的工业以棉纺、粮食加工、咖啡加工的传统工业为主。
后来,逐渐发展了冶金、机械、汽车、电力、食品、水泥、化学、橡胶、烟草、造纸等工业,而这些工业部门能够大力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工业原料的大部分可从圣保罗州及附近地区获得。【回答】

3. 巴西在国际的经济地理概况

1994年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汇率1美元兑2.2雷亚尔,巴西货币在这段时间内贬值5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巴西通货膨胀速度比美国快所致。由于近几年中国因素的影响,巴西大量出口价格暴涨的铁矿石,外汇收入明显增多,巴西货币近几年相对美元升值了一些。

巴西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暂时比中国人均GDP高三倍,由于巴西人口数量明显比中国人口数量少,这导致巴西经济总量不如中国,反而中国经济总量是巴西的三倍。

巴西依靠大国身份,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巴西经济规模与工业规模都居拉美之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小国的产业也这样的话,这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越小的国家,经济效率越低。因为企业存在规模效益,小国经济规模小,如果什么产业都搞,会导致各个产业都处于小型化,缺乏规模效益。大国就可以避免小国这样的缺点,实现全面的工业发展。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之所以具备全面的工业体系,根本原因就是人口数量多导致的,这是人口数量规模优势的一个体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少的国家,一般都不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铁路总长3万千米。巴西铁路不算多,但是巴西人均铁路拥有量还是比中国人均多2倍,这显示中国铁路确实太少。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人口稠密,铁路稠密,其他地方由于人口稀少,导致铁路稀少或没有铁路,因此,巴西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铁路网。主要港口有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

巴西人口密度比较稀少,比美国人口密度小一些,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中国某些人认为的地广人稀的理想国家。按照中国的计划生育富裕理论,巴西理所应当地应该比较富裕,达到美国富裕水平是很正常的。就像某些人说的,中国如果只有两三亿人口,中国会很富裕,而非常符合这些人假设条件的巴西的现状,却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巴西的富裕程度在拉丁美洲地区也就是中等水平,只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摘要】
巴西在国际的经济地理概况【提问】
1994年命名新货币名称为雷亚尔(1美元兑1雷亚尔),2009年汇率1美元兑2.2雷亚尔,巴西货币在这段时间内贬值50%以上,这主要是由于巴西通货膨胀速度比美国快所致。由于近几年中国因素的影响,巴西大量出口价格暴涨的铁矿石,外汇收入明显增多,巴西货币近几年相对美元升值了一些。

巴西2009年的人均GDP达到8220美元,暂时比中国人均GDP高三倍,由于巴西人口数量明显比中国人口数量少,这导致巴西经济总量不如中国,反而中国经济总量是巴西的三倍。

巴西依靠大国身份,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工业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电力、纺织、建筑等。核电、通讯、电子、飞机制造、军工等已跨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巴西经济规模与工业规模都居拉美之首。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果小国的产业也这样的话,这会导致经济效率低下,越小的国家,经济效率越低。因为企业存在规模效益,小国经济规模小,如果什么产业都搞,会导致各个产业都处于小型化,缺乏规模效益。大国就可以避免小国这样的缺点,实现全面的工业发展。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这样的发展中人口大国,之所以具备全面的工业体系,根本原因就是人口数量多导致的,这是人口数量规模优势的一个体现。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少的国家,一般都不具备完整的工业体系。

巴西公路运输占全国运输总量的70%,铁路占17%,水路不足10%。铁路总长3万千米。巴西铁路不算多,但是巴西人均铁路拥有量还是比中国人均多2倍,这显示中国铁路确实太少。巴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南部,人口稠密,铁路稠密,其他地方由于人口稀少,导致铁路稀少或没有铁路,因此,巴西没有形成全国性的铁路网。主要港口有桑多斯、里约热内卢等。

巴西人口密度比较稀少,比美国人口密度小一些,低于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是中国某些人认为的地广人稀的理想国家。按照中国的计划生育富裕理论,巴西理所应当地应该比较富裕,达到美国富裕水平是很正常的。就像某些人说的,中国如果只有两三亿人口,中国会很富裕,而非常符合这些人假设条件的巴西的现状,却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巴西的富裕程度在拉丁美洲地区也就是中等水平,只是随大流,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回答】
巴西大部分属于热带气候区,小部分属于亚热带气候区,不适宜温带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长,这导致巴西小麦产量不高。巴西人口主要是欧洲后裔,主要是欧洲饮食文化,需要消耗大量小麦,这导致巴西小麦生产不能自给,需要大量进口。巴西农业生产属于市场化经营,农业生产扬长避短,主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适宜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的农产品。咖啡、蔗糖、柑橘生产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巴西人均饮食生活水平比较高,这导致畜牧业发达。巴西农业生产主要在热带草原上完成,以及在巴西的亚热带区域完成。【回答】
经济地理位置【提问】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巴西咖啡种植人员人均管理5亩咖啡,每个咖啡种植园大约有13个种植人员,这显示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活动)。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回答】
巴西的经济地理位置【提问】
咖啡原产于非洲的埃塞俄比亚,1727年传入巴西。巴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理和气候条件很适合种植咖啡,加之劳动力廉价,咖啡种植业迅速兴起。19世纪,巴西的咖啡种植几乎遍及全国,随后又形成持续近一个世纪之久的“咖啡繁荣期”。咖啡大面积种植,给巴西带来了财富和繁荣。20世纪初,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从而赢得了“咖啡王国”的美称。咖啡是巴西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国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种植园50万个,种植面积约220万公顷,从业人口达600多万,年产咖啡200万吨左右,年出口创汇近20亿美元(巴西咖啡种植人员人均管理5亩咖啡,每个咖啡种植园大约有13个种植人员,这显示咖啡生产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活动)。近年来,由于出口结构的变化和国际咖啡市场不景气,巴西咖啡生产和出口量有所下降。【回答】
巴西主要贸易对象为美国、中国、欧共体、日本、中东及拉美邻国。主要进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学仪器、小麦等,出口钢材、交通运输设备、铁矿砂、纸浆、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目前,巴西是中国在拉美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中国是巴西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和第二大出口市场。【回答】
处于世界全局看巴西经济【提问】
您好,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约2%, 降至13%左右.由于制造业规模有限且 发展滞后,巴西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 端位置,易受外部冲击影响,从而拖累 整【回答】
处于世界全局看巴西经济【提问】
经济中的比重下降约2%, 降至13%左右.由于制造业规模有限且 发展滞后,巴西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低 端位置,易受外部冲击影响,从而拖累 整体经济【回答】

巴西在国际的经济地理概况

4. 巴西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1999年的金融危机后,巴西货币雷亚尔被允许自由浮动。自那时起,雷亚尔贬值以及世界市场条件的改善,使巴西的出口贸易获得了显著的增长,并于2001年实现贸易顺差。雷亚尔实行浮动汇率后,汇率波动的风险增加,私人部门举借外债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巴西外债不断增长的趋势受到了遏制。

  2003年1月,卢拉总统上台后,实施财政紧缩和减支增收政策,全力抑制通货膨胀、稳定汇率。巴西今年以来美元储备飞速增加。此间金融专家认为,其原因是巴西通过发行债券购买美元,扩大外贸出口和贸易顺差增加以及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等。巴西中央银行7月16日公布的数据称,巴西目前的外汇储备已达到506.92亿美元,超过了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跃居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的第七位,远远高于拉美其他国家。

  宏观经济数字喜人,股市也随之升温。2007年初开始,圣保罗博维斯塔股票交易中心股指几乎每日创新高。2007年年初至今,该指数累计增长了30.7%。金融界人士分析,股市大幅上涨表明了投资者对巴西经济发展的信心。

  已经步入快车道的巴西经济,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巴西地大物博,是农业和资源大国,铁矿石等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大豆等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这些资源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使巴西的贸易顺差加大。此外,乙醇等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和出口,改变了巴西依赖进口能源的局面;巴西是拉美大国,有1.8亿人口,是发展中国家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消费品市场之一。可以说,巴西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可持续性。

5. 巴西发展农业有利自然条件

1.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适合城市的发展。
2.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
3.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适宜种热带作物.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

有利的条件:土地资源巴西有著名的亚马逊平原以及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的巴西高原,地势平缓,海拔高度基本在1500米一下,甚至在300米以下,土地比较肥沃,有发展农业基础。
           
 气候条件,巴西位于赤道附近,年平均气温在27°,且除冬季外全年降雨丰富,适合农作物生长          
人口资源,巴西为发展中国家,且人口资源丰富,因此有较足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
不利的一面   科学技术不高,主要传统的小农耕作

巴西发展农业有利自然条件

6. 巴西自然条件与资源特点

(一)巴西的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经35到西经74度,北纬5度到南纬35度。东临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与其他南美国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尔外,与其他全部南美洲国家接壤)。位于南美洲东南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西界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东濒大西洋。海岸线长约7400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二)巴西的面积
巴西是南美洲面积第一大的国家。巴西全国面积851.49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洲总面积的46%,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和美国,为世界第五大国。

(三)巴西的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亚马逊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为亚马逊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其中亚马逊平原约占全国面积的1/3。

(四)巴西的水系
巴西境内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亚马逊河全长6751公里,横贯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积达390万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经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圣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长2900公里,流经干旱的东北部,是该地区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线长7400多公里,领海宽度为12海里,领海外专属经济区188海里。河流数量多,长度长,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区。

(五)巴西的气候
巴西大部分地区属热带气候,南部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气候。亚马逊平原年平均气温25~28度,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16~19度。

(六)巴西的资源
已探明铁矿砂储量333亿吨,占世界总储量9.8%,居世界第五位;产量3.55亿吨,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种矿物储量丰富,镍储量600万吨,占世界镍储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亚斯州和米纳斯吉拉斯州。锰、铝矾土、铅、锡等多种金属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以上。铌矿储量已探明455.9万吨,按当前消费量够全球使用800年。此外还有较丰富的铬矿、黄金矿和石棉矿。煤矿探明储量101亿吨,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来,巴西在东南沿海相继发现大油气田,预计石油储量将超过500亿桶,有望进入世界十大石油国之列。森林覆盖率达57%。木材储量658亿立方米。水力资源丰富,拥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拥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蕴藏量达1.43亿千瓦/年。

7. 巴西的经济特点

从葡萄牙统治时期到现在四百多年在大部分时间里巴西以“单一经济”闻名于世。1500~1550年以采集巴西木(红色染料)为主。1532年自葡属马德拉群岛引入甘蔗后,巴西东北沿海地带就大量生产蔗糖,1650~1700年最盛。17世纪末在米纳斯吉拉斯州发现黄金与金刚石后,“采金狂”延续约150年。1850年后进入咖啡兴旺期,巴西得到“咖啡国”的称号。1880~1912年是巴西北部的橡胶兴旺期,曾以天然橡胶的故乡著称于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才致力于产品多样化,注重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巴西经济发展较快。1948~1980年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7%,超过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同期,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一个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农业国逐渐变成工农业国家。

1956~1961年是战后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六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3%,其中工业增长10.7%,农业增长5.7%,运输增长8.8%。仅用三年多时间在中部高原建成新首都巴西利亚,是一项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建设。

1968~1974年是战后第二个高速发展期。七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1%,其中工业增11.9%,农业增5.9%,运输增11.7%,商业增11.0%。继原联邦德国、日本经济奇迹之后,出现了“巴西经济奇迹”。

1973~1975年的世界经济危机特别是能源危机对巴西经济带来不利影响。1975~1980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降为6.7%。由于外债累累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很大,巴西政府不得不采取降低增长速度的“冷却”经济政策。

在80年代,巴西经济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81~1983年出现空前衰退的局面;1984~1987年经济调整略见成效,生产水平有所恢复;1987~1989年又出现停滞与衰退。1980~198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2.8%,其中工业下降2.5%,农业下降0.4%,服务业增长2.2%(其中邮电通讯增10.5%)。90年代初巴西工业生产出现了复苏迹象,粮食生产获大丰收。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战后四十多年来巴西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比。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生产部门的比重有所下降,非物质生产部门(服务部门)的比重逐渐上升。前者由1949年的52%降为1987年的45%,后者由48%升至55%。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工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农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在战前的1939年,工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农业占33%:1980年工业占34%,农业占13%。1981年巴西政府决定把农业、能源、出口部门置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力求扭转困难局面,使国民经济均衡发展。

巴西由于在二次大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经济得到飞速发展,虽仍属发展中国家,但却拥有许多发达国家的特征。巴西领土广阔,资源极为丰富,有一定的人口密度,是世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的国家之一。

巴西的经济特点

8. 巴西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是?

为金砖四国之一,国际上有良好声誉位于南美洲西部,海岸线狭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以铁矿
锰矿为主的矿产资源为巴西工业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供应。
中部以山地
高原为主,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建设水电厂,为巴西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供应。
热带雨林有诸多高大乔木,其雨林景光可以发展旅游业,同时雨林里有许多珍惜的物种,可以促进巴西在生物科学事业上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