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2001年平均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净额1400万元,实现净利润224万元

2024-05-18 11:26

1. 某企业2001年平均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净额1400万元,实现净利润224万元

224/(4000*(1-60%))*100%=14%

某企业2001年平均资产总额为40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净额1400万元,实现净利润224万元

2. 某公司2009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公司的

500是正确的,因为按照目标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筹资是900(1500*60%),零九年的税后利润是1000。按照剩余鼓励政策1000-900。剩下100给股东分红,这样资产会减少10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债务资本筹资是600(1500*40%),这样资产会增加600。两个因素增加,减少进行汇总,最终净增加500

3. 某公司2010年税后利润为1500万元,固定成本2000万元,全部资本5000万元,负债比例40%

负债利息=5000*40%*8%=160 万元
息税前利润EBIT=税后利润/(1-所得税率)+利息=1500/(1-25%)+160=2160
边际贡献=EBIT+固定成本=2160+2000=4160

1  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边际贡献/EBIT=4160/2160=1.93
2  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EBIT/(EBIT-利息)=2160/(2160-160)=1.08
3  该公司的联合杠杆系数=经营杠杆*财务杠杆=1.93*1.08=2.08

某公司2010年税后利润为1500万元,固定成本2000万元,全部资本5000万元,负债比例40%

4. 某企业2008年度的利润总额为900万元

C

 应纳税所得额=900-10+(410-300)=1 000(万元);

  应交所得税=1 000×25%=250(万元)

5. 某公司2009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公司的

500是正确的,因为按照
目标资本结构
所有者权益
筹资是900(1500*60%),零九年的
税后利润
是1000。按照剩余鼓励政策1000-900。剩下100给股东分红,这样资产会减少100。按照目标资本结构
债务资本
筹资是600(1500*40%),这样资产会增加600。两个因素增加,减少进行汇总,最终净增加500

某公司2009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公司的

6. 某企业2006年度实现会计利润100万元,其当年全年业务收入额为3500万元,其中国库券投资收益15万元。

该企业当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100-15+(18-3500*5%*1%)+(1250-500*0.2)+0.1+5]*25%

7. 某公司2009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公司的

公司的目标资本结构是权益资本占60%,债务资本占40%,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之后资产总额增加500万元利润的本质是企业盈利的表现形式。与剩余价值相比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成本而言的。因此,收益一旦转化为利润,利润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物质生产就被赚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6页),因而就具有了繁多的赚钱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的本质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拓展资料公式如果以W代表商品价值,k代表成本,以p代表利润,那么,随着钱转化为利润,则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价值的构成,即W=c+v+m=k+m,就进一步变成W=k+p,亦即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明显地反映了资本同劳动的对立,因为它是可变资本的增殖额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而利润这个范畴,似乎意味着资本自身就能够创造出一个新价值来。这种颠倒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首先,因为资本家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可变资本(c+v)转化为成本价格,从而掩盖了不变资本(c)同可变资本(v)之间的本质区别;其次,因为劳动力价格转化为工资,表现为劳动的报酬,所以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实质上同劳动者的劳动要素无关,而只是预付总资本的产物;最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以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为前提,即借助于利润率,才把已转化为成本超过额的利润,进一步转化为预付成本在一定周转期间内超过它自身价格的余额。在现实生活中,产业厂商通常也是从既定的利润率水平出发,然后以利润率乘预付成本得出预期的利润量,而它并非主观幻觉之物,而是客观上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东西。科学的论证和实践表明:这个利润量其实是由可变成本所带来的增额。总之,剩余价值是内在的本质或实体,而利润则是外在的现象或形式。商品价格商品价值转化为成本价格+利润(k+p)之后,就包含着利润同剩余价值相偏离的可能性。因为利润作为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而成本价格又小于商品价值,这就为单个资本家提供了在成本价格以上而在价值以下出售商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实现了的利润同商品中实际包含的剩余价值在数量上并不一致。资本家无不利用商品价值同成本价格之间的差额,作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推动力。随着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促使不同的特殊利润率均衡化为平均利润率或一般利润率,从而使利润进一步转化为平均利润,实现等量资本取得同量利润。在通常的情况下,平均利润和剩余价值在量上是不一致的。平均利润的多少,仅仅与预付总资本量的多少成正比,而不与单个资本所支配的活劳动量成比例。这又造成一种客观事实,本质上利润是资本的产物,它同劳动完全无关,这样,资本对雇佣劳动的赚钱与被赚的关系,就被进一步表现出来了。

某公司2009年税后利润1000万元,2010年需要增加投资资本1500万元,公司的

8. 财务管理计算题 某企业2010年销售额为1000万元,变动成本率60%,息税前利润为250万元,全部资本500万元,

(1)边际收益=销售额*(1-变动成本率)=1000*(1-60%)=400万元负债利息=500*40%*10%=20万元经营杠杆系数=边际收益/息税前利润=400/250=1.6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250/(250-20)=1.09总杠杆系数=1.6*1.09=1.74(2)2011年息税前利润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经营杠杆系数=10%*1.6=16%2011年息税前利润=250*(1+16%)=290万元拓展资料 经营杠杆,又称营业杠杆或营运杠杆,反映销售和息税前盈利的杠杆关系。指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由于存在固定成本而使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规律。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是指根据成本性态,在一定产销量范围内,产销量的增加一般不会影响固定成本总额,但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低,从而提高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增长率大于产销量增长率;反之,产销量减少,会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升高,从而降低单位产品利润,并使利润下降率大于产销量的下降率。系数计算为了对经营杠杆进行量化,企业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中把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或销售收入)变动率的倍数称之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率”,并用公式加以表示。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业务量变动率报告期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计算公式在求得经营杠杆系数以后,假定固定成本不变,即可用下列公式预测计划期的经营利润:计划期经营利润=基期经营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经营杠杆系数)在某一固定成本比重的作用下,销售量变动对利润产生的作用,被称为经营杠杆。由于经营杠杆对经营风险的影响最为综合,因此常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的大小一般用经营杠杆系数表示,即EBIT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之间的比率。经营杠杆营业杠杆利益(BenefitonOperatingLeverage)是指在扩大销售额(营业额)的条件下,由于经营成本中固定成本相对降低,所带来增长程度更快的经营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