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学术队伍

2024-05-19 01:55

1.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学术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1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研究员8人、副研6人(其中45岁以下5人),已基本形成了一个由老中青科研人员和一支素质较好的研究生队伍组成的较合理的研究梯队,对确保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现实验室的总体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是全国第一批自定博士生导师的试点之一,也是生物物理的研究所2个博士后流动站之一。自成立以来,实验室培养了众多的优秀研究生,仅1996~2001年内,实验室就有8位博士后出站、54位博士和34位硕士毕业,毕业生中有46人获得各种奖励70次。其中有4人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11人获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99年在全国开展了评选100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活动,童俊超博士的毕业论文被评为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科学院入选的20篇论文之一。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学术队伍

2. 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项目成果

经过10余年的建设和不断努力,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多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多次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和奖励。1990年、1991年、1996年和2001年,在国家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全国生物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部门开放实验室进行的评估中,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四次被评为优秀。1994年,在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十周年之际,该实验室被国家计委、国家科技部和财政部评为先进集体,同时被国家科技部选为全国首批五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试点单位之一。1996年,该室被中国科学院人事部评为先进集体。1999年,中国科学院在京区启动了六大知识创新工程基地外与生物学有关的开放实验室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该室作为优秀实验室首批进入了创新试点。

3.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领域

实验室着眼于国内需求和国际前沿,主要研究方向进一步凝练为:基因功能及其调控。在高度凝练的研究方向的引领下,实验室依托于两个主题:(1)基因表达调控的蛋白质科学;(2)基因表达调控的表观遗传调控。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领域

4.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介绍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984年8月,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论证,决定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建立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5.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简要概况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1984年8月,国家计委和中国科学院组织专家论证,决定在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建立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批准建设日期为1985年4月,验收通过日期为1986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日期为1987年7月,2006年进入第五届。张友尚、敖世州、林其谁、金由辛研究员分别担任前四届实验室主任。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李林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恩多院士。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简要概况

6.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学术团队

实验室13个固定研究组和7个开放研究组整合其中,体现为一个有活力的、集中的研究团队。现有中科院院士6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7人,973首席科学家3人,基金委创新群体负责人1人。共有固定研究人员53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9人,在读研究生150余人,建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配置合理的研究队伍。

7.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项目成果

实验室在勤奋踏实的科研创新中走过了20年,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保持了本实验室在国内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的领先地位。我们的研究人员不断叩开Science、Cell、Nature等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大门,在基因功能及其调控的研究中崭露头角,2001年,张永莲研究员在《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开创了国内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先河;李林研究员在《Molecular Cell》上发表的论文5年中的他引次数达到173次。本室共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的220余篇。1997年以来,篇均影响因子连年攀升,2006年达到4.8。在承担项目方面,国家“九五”期间,本实验室承担973项目2项,863项目7项,攀登计划课题3个,国家基金委项目33项;“十五”期间,本实验室主持973课题7个,参加课题3个;主持863攻关项目1项、863项目10项,参加4项;国家基金委项目44项。2006年,本实验室新增973课题3个,863专题4个,重大研究计划3项,国家基金委创新优秀团体1个,基金委项目9项,中科院及上海市项目共18项。建室二十年来取得的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有“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氨基酰-tRNA合成酶及其与相关tRNA的相互作用”(获200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核糖体失活蛋白与核糖体RNA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tRNA和5SRNA结构功能与进化的研究”(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雄激素对大鼠PSBP基因转录的调控”(199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与功能”(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此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18项,何梁何利奖等冠名奖4项。

分子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项目成果

8.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Bi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所,其前身是1957年建立的北京实验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物理所的战略定位是: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在蛋白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感染与免疫科学、非编码核酸和蛋白质与多肽药物等学科前沿领域实现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突破,加强生命科学领域关键装备的创新研制,实现关键技术和实验方法的重点突破,构建以生物制药和体外诊断为重点的转化型研究体系。
截至2014年08月,生物物理所共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院级重点实验室、2个所级重点实验室,共有在职职工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5人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