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

2024-05-18 15:40

1. 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


广义货币: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

2. 货币供给的概念是什么?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我国2015年12月流通的货币为63216.58亿元人民币(M0),流通中的货币和活期存款之和为400953.44亿元人民币(M1),货币和准货币为1392278.11亿元人民币(M2)。
这些货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向经济体注入的货币,以促使经济正常发展。
可以理解为货币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货币供给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发展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包括现金和存款。
货币供给量是货币供给过程的结果。
货币需求量与货币供给量的区别在于,货币需求量是一个预测值,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客观的数据。

3. 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长是为何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期内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广义货币供应量:在我国现阶段是指M1加上机关、团体、部队、企业和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M2可用来作为观察和调控中长期金融市场均衡的目标,通常M2的增幅应控制在经济增长率、物价上涨率、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程度三者之和的范围内。  狭义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某个时点上全社会承担流通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存量。现阶段,我国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流通中现金M0,即在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二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三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即M1+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货币发行量: 是指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总数,通常包括所有的流通与非流通货币。  现金发行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行的现金数量,也就是流通货币的数量。 其计算公式: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次数

采纳哦

狭义货币供给量和广义货币供给量增长是为何

4. 宏观经济学中广义的货币供给含义

  货币供给是指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中央银行供给基础货币有三种途径:
  1、变动其储备资产,在外汇市场买卖外汇或贵金属;
  2、变动对政府的债权,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买卖政府债券
  3、变动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对商业银行办理再贴现业务或发放再贷款

5. 货币供给的含义是什么?

是指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现金货币、存款货币等货币形式的供给。
货币供应量是指由中央银行和商银行供给货币所形成的货币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量,是一个存量概念。2.货币供应量层次划分。1994 年 10 月,按照国际通行的原则,以货币流动性差别作为划分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供应量统计和公布暂行办法》,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 Mo、M1、M2、M3。

货币供给的含义是什么?

6. 称为狭义货币的是

  称为狭义货币的是在市场中,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与流通中的现金之和。狭义货币在经济学中通常用 M1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M1=M0  (流通中的现金)  +  企业活期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农村存款。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反映的是货币的现实购买力,因此狭义货币一般是中央银行制定、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观测依据。 
   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中国的货币层次划分是以金融资产流动性为标准的,主要划分为以下几类: 
  1 、  M0   :银行体系外流通的现金通货; 
  2 、  M1   :狭义货币,这一指标的变动能很好地反映市场情况,当  M1  增速较快时,表明消费、终端市场活跃; 
  3 、  M2   :广义货币,  M2  是由狭义货币供应量、企业定期类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以及信托类存款等各类其他存款所构成的。广义货币反映的是潜在购买力,可以全面反映货币的流通状况。当  M2  增速较快时,表明投资市场和中间商市场活跃; 
  4 、  M3   :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一项经济学指标。该指标由广义货币、商业票据、金融债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构成。 

7. 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含义是什么?

广义货币的含义:
广义货币是“狭义货币” 的对称。狭义货币 (M1) 加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总和。由于各种定期存款一般可以提前支取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把它算作货币,可以更全面地反映货币流通状况,便于分析和控制市场金融活动。
依此类推,储蓄存款、可转让定期存单、易转手的短期债券等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准货币,也可按其流动性状况囊括进来,通常用M2M3等作代号进行分类统计,依次递增的准货币在流动性上依次递减。
各国中央银行对这些分类指标的规定有所不同,广义货币分类指标的多少在一国经济、金融发展的不同时期也不尽相同。
广义货币的含义:
狭义货币是“广义货币” 的对称。流通中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总和。构成狭义货币的现金,是法定通货的存在形式;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存款人随时可签发支票进行转让或者流通,具有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两种职能,是狭义货币中的存款通货。

扩展资料:
广义货币发展历史:物物交换
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
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义货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狭义货币

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的含义是什么?

8. 货币供给是什么意思?

货币供给是某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体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金融过程。它是一个存量概念,是一个国家在某一特定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广泛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扩展资料:
供给问题
货币供给问题,历来受到各国中央银行和货币管理当局高度重视,也是各国经济学家一直关注的重大课题。其原因皆在于货币供给是否适当会直接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货币供给过多容易引起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不足又容易引起通货紧缩。
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在追求经济可持续增长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时期,讨论货币供给的适度增长问题,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供给